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

ID:3805360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_第1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_第2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_第3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_第4页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附2例报道)肿瘤2000年第5期第20卷短篇报道作者:包兴峰单位:z包兴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 200081)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431(2000)05-0339-01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raovarianperitonealserouspapillarycarcinoma,EPSPC)是一种原发于腹膜间皮、有时可累及卵巢表面、呈多灶性发生的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晚期可有腹胀、腹水、纳差等消化道症状,而消化系统往往找不到原发病灶,易误诊和误治,术后常误诊为卵巢癌。自1959年Suerdlou[

2、1]首次报道了1例卵巢乳头状囊腺癌样的盆腔腹膜间皮瘤以来,许多学者又陆续报道多例相似病例,如间皮瘤、原发性腹膜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多灶性卵巢外浆液性癌、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等。BLCss[2]报道250余例。国内罕见报道,本文通过收治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EPSPC,特报道如下。  一、病例1 43岁,已婚。因月经量多,伴腹胀拟“子宫肌瘤、盆腔混合性肿瘤”于1998年12月4日收住院。入院妇科检查:宫增大如孕7周、质硬、活动欠佳。子宫右后方可及7cm×6cm×5cm囊实性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可推动。B超示:子宫前壁见低回声5.5cm×4.8cm,子宫后方偏右见不规则暗区8.9

3、cm×5.9cm内见少许分隔及不规则光团6.9cm×5cm,提示:子宫肌瘤、盆腔混合性肿块。于12月2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淡黄色腹水300ml,子宫增大如孕8周,宫底偏右有7cm×5cm×5cm凸起,子宫后壁陶氏窝有8cm×6.5cm×5cm实质性肿块呈乳头状、组织脆,无包膜,与宫颈、乙状结肠粘连。左圆韧带处有1.5cm×1cm肿瘤灶,双侧卵巢形态正常。即取圆韧带及陶氏窝处肿瘤灶冰冻切片,报告:腺癌。行全子宫双附件及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中腹腔留置顺铂60mg,病理:(子宫直肠陷凹)原发性腹膜乳头状腺癌(内膜样腺癌为主)Ⅰ级,子宫后壁下段浆膜周围炎,极少量间皮显示早期癌变,大网膜间皮反应性

4、增生,见极少腺癌灶,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内膜息肉,双侧卵巢未见癌灶,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术后用C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静脉化疗,顺铂75mg/m2腹腔化疗,共6个疗程。于1999年7月9日行二探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中肉眼未见肿瘤灶,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术后继用上述化疗2次,目前在随访之中,血CA125<35U/ml。  二、病例2 41岁,已婚,因大便不畅,次数增多就诊,CT示:直肠粘膜下肿瘤;直肠镜检查:距肛门5cm可见一粘膜下球形隆起,拟“直肠阴道膈肿瘤可能”于1999年6月7日住院。入院妇科检查:阴道后壁与直肠间可及7cm×6cm圆形实质性肿块,表面光滑,无压痛,肿块前端近左

5、侧穹窿可及1cm×1.5cm结节,宫颈轻糜,宫体中位。肛查:直肠前壁有7cm×6cm肿块,表面光滑,凸向后壁,手指可通过,指套无血染。  于1999年6月16日行剖腹探查术。在子宫直肠间有一10cm×8cm×7cm囊实相间肿块、表面高低不平,与骶前及左侧盆壁浸润。因切除肿块有困难,故行肿块穿刺术。病理为腺癌细胞。股动脉插管介入化疗2次,顺铂80mg,阿霉素70mg。于8月8日再次手术,双卵巢肉眼观正常。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有二处肿块,分别为3cm×2cm、2cm×2cm,质硬与宫颈后壁粘连,且向左侧宫旁组织及左侧盆壁浸润。阴道后壁与直肠前壁间有6cm×5cm×5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

6、。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加Hartman氏手术。病理为(子宫直肠窝)卵巢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砂粒体癌),肿块8cm×5cm×5cm,肿瘤浸润乙状结肠浆膜层,肠壁旁淋巴结5/11(见有癌转移,左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瘤局限于卵巢外膜)。术后腹腔化疗一次,丝裂霉素8mg、5氟脲嘧啶1g、顺铂80mg。目前在随访中。  讨论  关于EPSPC的组织来源有两种:一是起源于胚胎时期性腺迁移途中残留的卵巢组织恶变,二是腹膜上皮和卵巢上皮具有潜在苗勒系统的间皮,当受到某些致癌因素刺激后发生癌变[3]。至于EPSPC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Komatsu[4]等认为,EPSPC的高危因素与上皮性卵巢癌相似,如不孕及高促性

7、腺激素水平等。  EPSPC的病理特征:肿瘤多生长于盆腔及腹腔腹膜,形成多发性或多个肿瘤结节。双侧卵巢大小基本正常。组织学结构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一致,瘤细胞多为矮柱状,呈乳头状排列,常见砂粒体形成,分化程度较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国内现大多采用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所制定的EPSPC的诊断标准:本文2例报道完全符合上述组织学诊断标准,并且由于EPSPC与上皮性卵巢癌相似,CA125均明显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