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05881
大小:1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目标:1.熟练应所学电场知识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问题。2.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因素教学重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教学难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过程:一、电容器1.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是:4.两种不同变化电容器和电源
2、连接如图,改变板间距离、改变正对面积或改变板间电解质材料,都会改变其电容,从而可能引起电容器两板间电场的变化。这里一定要分清两种常见的变化:K(1)电键K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恒定(等于电源电动势),这种情况下带电量而(2)充电后断开K,保持电容器带电量Q恒定,这种情况下【例1】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有一个带电微粒。K闭合时,该微粒恰好能保持静止。在①保持K闭合;②充电后将K断开;两种情况下,各用什么方法能使该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打到上极板?KMNA.上移上极板MB.上移下极板NC.左移上
3、极板MD.把下极板N接地解:由上面的分析可知①选B,②选C。【例2】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P+-A U变小,E不变B E变大,W变大C U变小,W不变D U不变,W不变解析: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时,对有关物理量变化的讨论,要注意板间场强的一个特点:,即对于介质介电常数为ε的平行板电容
4、器而言,两极间场强只与极板上单位面积的带电量成正比。带电量Q不变,两极间场强E保持不变,由于板间d距离减小,据可知,电容器的电压变小。由于场强E保持不变,因此,P点与接地的负极板即与地的电势差保持不变,即点P的电势保持不变,因此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W保持不变。所以本题应选AC。5.电容器与恒定电流相联系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的充电过程非常短暂,除充电瞬间以外,电容器都可以视为断路。应该理解的是:电容器与哪部分电路并联,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就必然与那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例3】 如图所示电路中,,,忽略电
5、源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EC2R2R1KC1①开关K处于断开状态,电容的电量大于的电量;②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的电量大于的电量;③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的电量大于的电量;④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的电量大于的电量。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开关断开时,电容、两端电压相等,均为E,因为,由知,即,所以①正确;当开关K接通时,与串联,通过R1和R2的电流相等,与并联,与并联,故的电压为,的电压为又,又,,所以即两电容的电量相等;所以正确选项应为A。6、电容器力学综合电容器通过电
6、学与力学知识联系起来时,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还是在力学上,只要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对带电体所受的电场力分析,再应用力学相关知识即可求解。必须注意的是:当带电体运动过程中与其它导体有接触时,有可能所带电量要发生变化。ER1R2CR4R3CKOCC【例4】如图所示,四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都为R,开关K闭合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于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的中点O。现在把开关K断开,此小球向一个极板运动,并与此极板相碰,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撞后小球恰能运动到另一极板处,设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
7、,电源内阻不计,试计算:⑴电源电动势ε。⑵小球和电容器一个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量。解析:⑴开关闭合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由小球在O点处静止可知,小球带正电。设两极板间电压为U,则,即;由于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等于电阻的端电压,则,所以。⑵开关断开后,两极板间电压为,,设此时两极板间场强为,;因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小于重力,小球向下加速运动与下极板碰撞,碰后小球上升至上极板时速度恰好为零。设小球与下极板碰撞后的电量变为,对小球从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所以。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
8、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远大于重力,所以可以认为只有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W=qU=ΔEK,此式与电场是否匀强无关,与带电粒子的运动性质、轨迹形状也无关。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平行于极板的初速度v0射入长L板间距离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间,两板间电压为U,求射出时的侧移、偏转角和动能增量。ULdv0m,qyvtθθ(1)侧移:千万不要死记公式,要清楚物理过程。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结论改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已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