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

ID:37777736

大小:239.1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31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第二编第2讲诗歌形象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题型一 事物形象(意象)———[名师点]——————————————————————————————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

2、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事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1.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回答时,要先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

3、的深层分析。———[题组练]—————————————————————————1.(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 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

4、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解析:选D D项,第三联应理解为“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这是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由诗意可知,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前,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后。作书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作书后,诗人以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心情,表现

5、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白话诗歌]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练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举起酒杯,好似举起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

6、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赠蜀府将[注]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 公元829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7、,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的处境。解析:选B B项,“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说法错误,不是“诗人”而应是“蜀府将”。(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6分)答:   解析:回答此题,需要先分析“吴钩”这一意象,再通过对这两首诗歌中这一意象的比较,分析其异同。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教材中的篇目,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

8、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而《赠蜀府将》表达的是对有赫赫战功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将领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吴钩”这一意象表面上泛指利剑,其实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之后再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