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34449
大小:426.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论《伤寒论》方在儿科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g_-届中医儿科学术交流论文汇编草、栀子,清热燥湿药常用黄柏、龙胆草、黄芩,清热凉血药常用生地黄、玄参,补阴药常用炙龟板。对1985"-2009年的25年间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性早熟文献的计量学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目前中医理论对本病的基本共识,从而使中医辨治性早熟有法可循。鉴于目前已发表文献的循证等级,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顺应循证医学的时代要求,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提供更高等级的证据,从而使处方用药有据可依,疗效得到保证。论《伤寒论》方在儿科中的运用俞景茂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路床医学院《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为主的
2、辨证论治专著,并将杂病融会贯通其中,其理法方药之原则为临床各科之绳墨,也广乏应用于儿科。北宋儿科学家钱乙的学术造诣,是与他继承《伤寒论》的学术成就分不开的,惜所著《伤寒论指微》等书,未能传世。但从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来看,其中撷取仲景方药独多。例如治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饮食之调中丸,与《伤寒论》理中丸方同,仅在用姜、草上略作化裁(调中丸甘草用量减半,温中用姜汁而不用干姜);治小儿肺热,手捏眉目鼻面之甘桔汤,与《伤寒论》桔梗汤药味相同,仅剂量有别;特别是所制的地黄丸,系《金匮要略》肾气丸去桂附而成,以治d'J6胎怯、解颅、行迟、语迟等症。开创了仲景方药灵活应用于儿科的典范。
3、现就《伤寒论》中的一些主要方剂,按清代徐大椿《伤寒论类方》的归类法,结合笔者学习及实践体会,略论在儿科中的应用。1桂枝汤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机体调节功能差,藩篱疏,肌腠薄,外邪易入。外感之中,虽热病较多,然感寒伤风者也不少见。桂枝汤功能调和营卫,解表和里,方中桂枝通阳之中,又佐以芍药敛阴,因而对小儿外感风寒初起,热象未著时甚为合拍。药后寒散里和,康复较快。此外,若热病寒凉太过,或转辗不愈,阳气耗损,而表又未解者,此时可将此汤略作化裁,往往能挽沉疴。已故名医蒲辅周氏,曾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汤复加僵蚕、前胡,治疗一例小)6N病毒肺炎。患儿曾用土、红霉素等西药,并服用大剂麻杏甘石汤复以银翘散加
4、第五部分综述、其他味,寒凉撤热,症状未见改善。用此方一剂后,得微汗,体温减退,胳动喘逆渐减,使垂危之症顿见好转之机。因桂枝汤尚有治冲作用,加厚朴、杏仁以利肺降逆,合僵蚕、前胡,以祛风宣肺,可谓善用经方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伤寒论》i00条(赵开美本,下同):“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也有“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之说,故次方用以治小儿虚寒性腹痛甚效。此病患儿,往往腹痛阵作,经久不愈,痛处喜按,得温则舒,肢末不温,面色咣白,脉来细软,指纹色淡不显,若虑其虚寒而用六君子汤,往往腹痛难痊。而小建中汤除桂枝通阳散寒之
5、外,更倍芍药而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姜枣调和中州,甘草、饴糖资助化源,味甘适口,尤宜小儿。如中气虚弱、汗多肢冷者,可加黄芪(即黄芪建中汤),血虚者可加当归(即当归建中汤,方见《金匮要略》)。2麻黄汤类麻黄汤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剂。钱乙将此方中桂枝用肉桂,且减杏仁用量,以治小儿伤风咳嗽、寒从背入。笔者用此方加百部、松子仁,以治'J,JL外感肺寒壅嗽、喉间有痰者,确有良效。麻杏甘石汤是《伤寒论》治疗热喘的方剂,方取麻黄之辛开,杏仁之苦降,甘草之甘缓,石膏之寒凉,使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息可除。《医学指南》、《医宗金鉴》将次方加细茶,名五虎汤,以治外邪在表,无汗而喘满者。故近年来,此方加味
6、,已广泛应用于小儿肺闭喘咳(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小青龙汤功能外解风寒,内蠲水饮,以治寒饮咳喘。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每因外感风寒引动内饮而作,或无表症而见咳喘。方中麻黄量小有发汗解表之力,量大则有宣肺平喘之功,故无汗表实用生麻黄,量宜轻,并去芍药;表虚有汗用水炙麻黄,量亦宣轻;但咳喘不发热则用蜜炙麻黄,量宜重,或并去桂、芍。新咳宜散,干姜略多;久咳宜敛,五味并重;邪盛咳不畅者去五味,痰多加莱菔子;热重加石膏。即大青龙汤意合辛凉清解与辛温发散于一剂。3栀子汤类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JL#4-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儿科学术交流论文汇编栀子豉汤为胸隔热郁之方,《伤寒
7、论》用于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钱乙《小儿药证直决》(聚珍本),将次方减其量,名栀豉引子,以治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燥狂,昏迷不食”,并指出:“服后或吐或不吐,立效”。据此,笔者曾用此方治小儿食积发热,或热病后食复。若腹胀不矢气者加枳实、厚朴(即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意);宿食未除,大便不下者,加制大黄,大便微溏者加煨姜(取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之意)。栀子柏皮汤《伤寒论》主治“伤寒身黄发热”(261条),是治湿热黄疸常用的方剂。因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