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ID:3748981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_第1页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_第2页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_第3页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以一次校内研讨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为例一、背景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各教研部门及基层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中,课例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载体,通过课例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笔者在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中,发现课例研讨普遍存在着“讨而不研”、“研而无果”的现象。为此,我组织了一次课例研讨活动,为基层学校开展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参考。二、活动的设计1、指定教师,选课并进行教学设计;(周老师,《生活中的旋转》)2、组织教师对教学设计研

2、讨;3、组织教师听课、课后讨论、改进、二次上课。4、反思、总结,提升。三、活动的开展第一步:说课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整体教学构思进行说明,并提出自己教学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请求同伴帮助。第二步:研讨交流参加研讨的教师对教学设计提出以下两点意见:1、周老师把生活中的转动现象直接说成旋转,是不正确的,从转动到旋转应有一个抽象的过程;1、在习题设计上缺少基础性习题,不利于定义、性质的理解;周老师的问题:旋转性质应从对定义理解中得出,但学生很难得出结论,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性质更困难,怎么办?教师讨论研究,得出解决策略:从定义理解的角度出发,列出问题串,学生在解决问

3、题中得出性质,对于语言的精准度,教师不要要求太高,学生只要表达出意思即可,教师给予纠正总结。第三步:第一次上课(在八年1班)周老师按照大家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并按照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授课。参与讨论的教师听课。课后开展了教师自我反思、研讨活动。教师自我反思与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定义的得出上,按着课前的设计学生得出旋转定义应该不困难,但实际授课中,学生总说不到“正题上”,最后不得不由老师说出定义。对这问题,笔者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寻找问题的症结。在研究中,也不时的陷入僵局,要么大家意见不统一,各持一词,要么陷入沉默。此时,笔者提醒教师回忆平移的定义及得

4、出过程。大家对比平移展开研讨,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周老师在定义的得出环节铺垫不足,具体表现为:1、没有紧紧围绕旋转的三要素设计问题,2、忽略平移定义与旋转定义的相似之处,没有在新授课前对平移定义及得出过程复习。找到症结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利用类比平移定义的方法,紧紧围绕旋转的三要素设计问题串,删去与定义得出无关的问题。第四步:第二次上课(在八年2班)第二次上课后,笔者再次组织教师对比第一节课开展反思、研讨。研讨中,教师们都认为第二节课很成功,但也存在许多细节问题,比如,用大屏幕展示定义还是用板书展示定义,哪个更适合学生等问题。关于细节问题的处理,教师

5、们也开展了研讨,给出合理的建议。通过两次研讨,教师们深切的感受到没有绝对完美的的课,只有更好的课,同伴间的研讨、互助大大提高解决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本次课例研讨中的问题提炼出来,要求大家研讨。第五步:总结提升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中总结出了定义类型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围绕定义的核心设计问题探索归纳,得出定义:利用类比等方法做好铺垫定义理解,应用拓展:揭示定义的本质,利用正反例,加深定义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应用定义解决问题。归纳小结,提高认识:根据定义的规定和条件,归纳出相关的性质,再由性质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为老师提供三个

6、子问题供其研究:数学教学中铺垫的作用教材中留白的处理策略如何围绕概念的核心设计问题三、思考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借助教研组这样一个团队平台,通过组内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思维互补,经验共享,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课例研讨是常规性研究方式,当然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但目前这样的教研活动不足有三:一是研讨缺乏主题性:我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是研讨缺少反思性:活动结束后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答案不得而知;三是研讨缺乏针对性。基于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是:发现问题——确立

7、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研训员在参与校本教研时要在解决问题中指导基层学校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