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55462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语文八上21课《桃花源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蕲春县詹大悲中学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主备:詹书敏使用者:时间:学习目标清单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恰当处理长句的停顿节奏。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妻子、阡陌、交通、鲜美......”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3.学会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句意思,读懂课文。4.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5.诵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6.通过学习“世外桃源”的故事,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课前预习导学【知识链接】陶
2、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
3、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
4、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1.阅读下面材料,回想一下,我们今天还有哪些“世外桃源”?在一部浪漫传奇里,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无都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烦扰。传奇只留在纸上。但在中国桂林,沿桂花之路往阳朔,会有一个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实的地方——世外桃源。烟雨,满山遍野的绿草、山花、溶洞、木楼,向往着一个民族高尚品质的风雨桥,和漂流在翠竹之隙的歌谣……所有的欢乐和所有的艰辛都在这里,找到归宿。充满母性的世外桃源是桂林许多年前离家而去的女孩,如今回来,已长成如诗
5、如画的少女……这是一个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山、有洞、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有赏心悦目的民俗风情有扯不断的情丝……陶渊明所指的世外桃源又说是今天陕西省商洛市商山;也有说是庐山康王谷;还有说是湖南桃源洞(据统计,被疑为桃花源原形的地方多达十余处)52.朗读课文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同学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朗读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力争朗朗上口。朗读本文时,要先完成下面的任务。【温馨提示】便家人云(1)给加点字注音。豁然开朗()俨然()阡陌()()垂髫()咸来问讯()率()郡下()诣太守()刘子骥()邑()人(2)注意下列句子
6、的朗读节奏。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疏通文意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是进一步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的前提。有的同学习惯于先看教辅资料中现成的译文,其实,这不利于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自读自译,就是边读原文,边用自己的话讲述原文的意思;遇到疑难语句,可对照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来解决;一时还解决不了,暂时放下,等到译读完全文后,再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芳草鲜美()(2)渔人甚异之()(3)仿佛若有光()(4)豁然开朗()(5)并怡然自乐()(6)土地平旷()(
7、7)悉如外人()(8)鸡犬相闻()(9)阡陌交通()(10)屋舍俨然()(11)延至其家()(12)便扶向路()(13)人语云()(14)诣太守()(15)欣然规往()【学法指导】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重要文言实词,逐字逐句翻译,连缀成文,通顺即可。【2】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53.理解内容(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
8、出来的?(2)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