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之积累与应用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

ID:37390304

大小:207.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2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_第1页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_第2页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_第3页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_第4页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之积累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之积累与应用、作文复习备考交流陕西师大附中沙瑞龙【积累和运用】一、解读《中考说明》,把握考点信息考查范围:“积累和运用”部分主要涵盖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两方面的全部内容,并涉及阅读与写作两方面的部分内容。识字与写字考查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三方面的内容。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在这三方面的积累与运用的情况。这部分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综合性考查是主要特征。(1)能用普通话争取识读常用汉字。(2)正确识记常用现代汉字的字形。(3)汉字书写正确、规范、工整。(4)能熟练运用常用字典、词典。口语交际以笔代口,提供书面情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

2、能力。(1)交流过程注意讲究文明和修养,注意对象和场合。(2)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3)能抓住语言材料的中心和要求。(06)辨明语言材料的意思,表达的形式和重要信息。(07)提取信息全面、准确。(更加突出口语交际中信息捕捉能力的考查)(4)语言表达能扣住话题,观点清楚,意思完整、明白,语句连贯、流畅,有一定说服力。涉及阅读部分的内容1、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正确默写,理解并运用《课标》推荐的古诗文的名句。2、课外名著阅读。3、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读节奏。4、筛选、提炼、整合文中相关信息。5、解重要作家作品和常见文学、文化常识。涉及写作部分的内容

3、1、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2、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3、能变换文章的文体和表达方式,进行改写。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积累和运用】二、“积累和运用”中考试题分析(06、07年陕西卷)及复习对策数量和分值06年5个小题,07年4个小题总分值:16分古诗文默写涉及篇目(06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使至塞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陆游《游山西村》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07年)杜牧《赤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陶渊明《桃花源记》古诗文默写

4、特点均有选做部分,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充满人性化。名家名篇仍是重点,且诗文并重(没有现代诗文的考查)。分值增加2分,所占比重加大,这说明对语文学习特点——积累的充分重视。涉及篇目从七篇到五篇,出现了独立篇目的默写,对默写的完整性、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古诗文默写复习对策——坚持以名家名篇为主进行复习从近几年全国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对名篇名家名句的考查仍是重点,如:《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论语》、《桃花源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望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净沙·秋思》等。要篇篇落实,字字落实,对整首诗默写的复习要重

5、视,特别诗五绝、七绝。古诗文默写——加强记忆,重在理解记忆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强调默写本身,还要关注诗文的意思,帮助学生整理。试题点击(07年山东济宁)杜甫在《望岳》中用“,”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诗文默写以名句为主,以理解性描述为辅,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

6、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古诗文默写——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强调运用能力将古诗文考查与社会生活联系

7、起来是一种发展趋势,更加注重运用能力。古诗文默写试题点击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时,引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说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07年福建宁德)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07年4月18日8时05分,我省历史上首趟“和谐号”动车组发车,时速达到200公里,真是“,。”(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07年江西南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