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43688
大小:51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5
《2012年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农业网2011-12-28信息来源:三农直通车2012年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棉花,分析预测·[打印] [关闭][查看评论][进行讨论][专家答疑][加入收藏夹][推荐给朋友][发布类似信息][繁體中文]·· 投资要点 ◆2011年棉花市场从上一年的上涨尾声转入单边下挫态势,四季度在国家收储价附近止跌企稳,陷入量能低迷的窄幅振荡行情; ◆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供应宽松,需求受宏观影响将出现萎缩,全球期末库存出现近三年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中国、美国以及印度期末库存均为三年来高位。 ◆中国收储政策有望改变棉花市场
2、过度宽松的棉花流通状况,造成明年年中前后国内资源尤其是高等级资源相对性紧张的态势。 ◆2012年市场潜在下行风险主要是宏观面继续恶化、印度棉出口对国际市场的冲击,时间节点上主要关注2012年3月份、6月份前后,以及10月份前后是否会出现相对利空的消息。 ◆基于中国收储以及稳定种植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棉花2012年更多将呈现出有底部支撑的正常性走高态势,但高度有限。 ◆投资者需要把握波段性的市场机会:明年3月份、4—5月份、6—9月份、10—12月份分阶段关注市场机会。 行情回顾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承接2010/2011棉花年度的上涨尾声,2011年棉花市
3、场整体呈现出单边走低态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图1 郑棉连续合约走势(2010—2011) 1.3月份以前 继2010年涨势,ICE期棉连续合约从140美分启动并不断走高,最高攀升至219美分,带动国内郑棉上冲至2月中旬高点34500,与2010年11月10日的33720形成双顶。此后一段时间,尽管国内市场氛围仍趋高涨,甚至有机构预期棉价会攀升至38000—40000关口,但期棉自此步入下行通道。 2.3月份—9月中下旬 3月份以后,棉价呈现波浪式单边下跌格局。随着消费3月份开始走差,尤其是4、5月份企业开始减产停产,棉花价格不断走低。虽然受成本因素支持,价格
4、在整数位及心理关口出现短暂企稳,但重压之下,加上2011年度丰产预期,价格下跌持续至本棉花年度(2011/2012年度)首月,企稳于国家收储价19800元/吨附近。 3.9月底—年底 系统性风险爆发,周边商品市场普遍下挫,棉花市场受国家19800元/吨收储价保护,多次触及后反弹,较其他商品抗跌,同时由于波动幅度受限,市场参与度大幅下降。 重点因素分析 一、供需分析:供应稳定而需求不定 1.全球供需:供应宽松,需求萎缩 图2 全球棉花供需变化(1960—2011) 供应方面,尽管美国出现减产,但中、印、巴等国增产,令全球总产量较上年度增加177万吨至26
5、87万吨,为历史最高值。需求方面,全球主要消费国均出现缩减,总需求降至2424万吨,缩减近62万吨。后市的变数主要在于:供应由于中国国家储备的大规模收购,市场可流通量发生的变化;需求则是一降再降,何时会启动,需要关注。 2.全球主要国家库存变化 图3 全球棉花期末库存(1960—2011) 图4 美棉期末库存(1960—2011) 表1 美国棉花出口签约及装运对比 注:截止到12月1日当周,美国棉花年度总第18周 全球期末库存较上年度大增265万吨至1255万吨,为近3年来高位,12月份,美国农业部本棉花年度已经连续三次调增全球期末库存。分国别来看,中国库
6、存会进一步增加,打破之前连续三年消耗减少状况。美国库存由于大量签约并提前转移至中国,后市需要看其装运进度,以及类似2011年上半年的取消订单现象是否再次发生,毕竟2012年配额数量实在难料。 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截止到12月1日当周,本年度中国累计签约美棉122.3万吨(包括59.5万吨结转库存),累计装运量17.4万吨,仅占签约量的14%。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提前大量签约,美棉出口利好提前兑现,可能导致后期美棉失去最大的支撑因素。 印度丰产压力和中国大量签约美棉,可能令印度棉2012年上半年出口需求下降,从而在印度国内形成高库存,加上本身消费不佳,后期可能对国
7、际棉价形成打压作用。 图5 印度产量、消费及出口量变化(1960—2011) 二、中国棉花需求分析 1.需求量分析 图6 中国棉花消费量变化(1990—2011) 根据对典型企业的调查,笔者预计2011年9—12月和2012年1—3月,每月用量在60万吨,本年度其余5个月,每月80万吨,加上其他消费,问题可能在850万吨左右,很难超过900万吨。目前主要机构预估仍属偏高水平。 图7 中国棉花产销变化 产量方面,笔者预估本年度产量为720万吨,消费为8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