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ID:36797597

大小:475.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5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34-37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牛佳佳,吴静,贺丹,何松林(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摘要: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一种常见的不利现象,直接影响到组织培养能否取得成功。重点介绍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并对其产生的机理和影响褐化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以评述,同时提出了防止褐化的措施及对策。关键词:牡丹;褐化;组织培养;褐化防止中图分类号:S685.11文献标识码:ATheBrowningandPreventio

2、nMeasuresinPlantTissueCultureofPaeonyNiuJiajia,WuJing,HeDan,HeSonglin(Departmentof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ForestryCollege,Zhengzhou450002)Abstract:Materialbrowningisauniversalphenomenoninplant-tissueculture,anditplaysavitalrole.ThisarticleintroducedthePaeonyge

3、nerationmechanismofbrowning,influencingfactorsandpreventionmeasures.finally,someantibrowningtechniqueswereprovided.Keywords:Paeony,browning,tissueculture,antibrowningtechniques0引言中,向培养基中释放出褐色物质,使其变色,并随之加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为芍药科(Paeoniaceae)重变褐而最终死亡的现象。褐化包括酶促褐化和

4、非酶芍药属牡丹组,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促褐化,目前认为褐化主要是由酶促引起的。其机理名花,色泽艳丽、香味芳馥极具观赏性,国内外市场前主要是当外植体组织被切割后,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景广阔。然而牡丹生产至今沿用传统的嫁接、分株法伤害,其分隔效应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向外分泌,酚氧进行繁殖,繁殖系数小、繁殖速度慢,生产周期相长,这化酶释放或合成。在合适的pH、温度等条件下,酚氧些都严重地影响并制约了牡丹的规模化生产。经过国化酶、酚类物质(底物)和氧气聚合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内外学者的不解努力,牡丹的组培快繁技术已经取得

5、褐色醌类物质,切面迅速变成棕褐色或暗褐色,褐色物了相当的进展。但是牡丹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抑制其它酶的活性,从而毒害整[1][10]严重,甚至导致死亡。褐化不仅影响了牡丹外植体个外植体。李新凤研究牡丹不同品质生理指标与褐与继代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增殖,愈伤组织的诱导,化关系发现总酚含量、CAT活性、MDA含量与褐化率[2][11]愈伤组织难以继代保存。同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呈正相关;POD活性与褐化率呈负相关。安佰义研上影响组培苗诱导生根,从而直接导致植株分化过程究认为总酚含量以及PPO活性低的外植

6、体,其接种后中根的形成及发育不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先后的褐化率也相对较低。不同外植体随其总酚含量的增[3-9]对牡丹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笔者就牡丹离体培养加,褐化率升高,外植体总酚含量与褐化率呈正相关。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PPO活性与褐化率有一定关系,但不明显。1褐化机理2影响褐化因素褐化指的是培养材料在诱导脱分化或再分化过程在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影响褐化的因素较多,所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豫教高[2005]126号)。第一作者简介:牛佳佳,女,1981年出生,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7、园林植物生物技术。E-mail:305jiajia@163.com。通讯作者:何松林,男,1965年出生,河南淮阳人,教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生物技术。通信地址:450002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Tel:0371-63558075,E-mail:hsl213@163.com。收稿日期:2009-03-20,修回日期:2009-04-21。牛佳佳等:牡丹离体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35·选材料的种类与品种、外植体材料的生理状态、生长部看,以MS培养基褐化最严重,1/2MS次之,WPM褐位,培养基成分、添加激素的含

8、量及比例,培养条件等化程度最轻。所以降低无机盐浓度可以减轻牡丹外植[12-17]都会影响褐化的发生。体褐变程度。2.1外植体2.2.2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培养基中2.1.1基因型牡丹的品种不同,其褐化程度及褐化率不可缺少的关键物质,其用量虽然极少,但对外植体的[18][19]都会有很大差异。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