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

ID:36784428

大小:9.49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9-05-15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_第1页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_第2页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_第3页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_第4页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大麦耐镉性基因型差异及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镉(Cadmium,cd)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之~。Cd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强,极易被植物吸收积累,超过~定限度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和品质,而且能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研究Cd的植物毒性机制,以及植物对Cd胁迫的应答机制,对于提高植物对Cd的抗/耐性,改良粮食作物品质,降低Cd从植物进入食物链的危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目前,Cd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株水平上进行,而细胞生理生化对Cd胁迫是如何反应这一研究领域的探索却相对较少。悬浮细胞具备很好的均一性,并且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和直

2、接。为此,本研究以耐Cd性不同的大麦基因型(萎缩不知,耐Cd基因型;东17,Cd敏感基因型)为材料,在成功建立分散均匀、稳定的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Cd胁迫对大麦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饲喂Zn、Fe、GSH和SA对大麦细胞Cd毒害的缓解效应与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此外,我们还培育了大麦(PCIl63)和小麦(PC998)悬浮细胞系,并采用24孔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盐(NaCl处理)和干旱(PEG处理)胁迫对细胞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了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

3、下:1.以直径约2咖的幼胚为外植体,建立了萎缩不知和东17两个大麦基因型的稳定均质的悬浮细胞系,初步研究了大麦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探讨了不同水平Cd胁迫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大麦悬浮细胞的生长可以明显分为3个阶段:迟滞期(0.3d)、指数生长期(4.8d)、静止期(9.12d),由此进一步确定了大麦细胞的最佳继代周期为7.8d。大麦悬浮培养液pH值的变化与细胞的生长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H值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先迅速下降,再缓慢上升,最后稍有下降。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加大,大麦细胞活力逐步下降,通过细胞活力及MDA含量两项指标的测定

4、比较,我们确定了Cd胁迫浓度50gM,处理时间5d,作为后继生理生化研究的试验处理条件。2.研究了不同浓度Zn、Fe对Cd胁迫下大麦细胞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Cd胁迫会导致大麦细胞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敏感基Il因型东17细胞较耐性基因型萎缩不知细胞受害严重。50gMCd胁迫下,耐性细胞系萎缩不知的SOD、POD活性显著增强,但CAT活性受到抑制。敏感细胞系东17的SOD、CAT活性在Cd处理1d后有所上升,但处理5d后,活性显著下降;而POD活性在整个处理时期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缺Zn处理和缺Fe处理显著降低了Cd胁迫下大麦细胞

5、活力,并导致MDA含量剧烈升高;同时也使得SOD、POD、CAT活性急剧下降。而300洲Zn和500gMFe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胁迫对大麦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诱导大麦细胞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较单独Cd处理上升,同时MDA含量有所下降。3.探讨了外源GSH和SA对Cd胁迫下大麦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50gMCd胁迫诱导耐性基因型萎缩不知大麦细胞APX、MDHAR活性显著提高,在处理中后期GR、DHAR活性也显著上升;而敏感基因型东17在50州Cd胁迫下仅MDHAR活性显著增强,至处理中后期尽管GR活性有所上升,但APX

6、活性显著下降,且DHAR活性在整个处理时期内均受到抑制。尽管50gMCd胁迫降低了两基因型大麦悬浮细胞GSH、AsA含量,并且细胞内GSFFGSSG、AsA/DHA比值亦较对照有所下降,但耐性较强的萎缩不知胞内的GSH、AsA含量及GSH/GSSG、AsA/DHA水平较东17高。外源GSH和SA降低了Cd胁迫对大麦细胞造成的氧化伤害,使得大麦细胞MDA含量较单独Cd处理有所下降,而细胞活力稍有上升。外源GSH显著提高了Cd胁迫下两基因型大麦细胞APX、MDHAR活性及内源GSH含量和GSH/GSSG比率;而外源添加SA显著提高了两个大麦细胞系GSH含量和GS

7、H/GSSG比率,同时对萎缩不知大麦细胞SOD等抗氧化保护酶、AsA—GSH循环关键酶类以及AsA、AsA/DHA比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以大麦(PCIl63)和小麦(PC998)悬浮细胞系为试验材料,采用24孔板培养方法,探讨了盐和干旱胁迫对细胞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了大小麦耐渗透胁迫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大麦(PCIl63)和小麦(PC998)细胞对渗透胁迫的耐性存在差异,其中大麦悬浮细胞对渗透胁迫的耐性较强。100mMNaCI处理24h后,小麦(PC998)悬浮细胞系中的活细胞量显著下降,而大麦细胞则无显著变

8、化。脯氨酸是禾本科植物细胞中重要的渗透调节剂之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