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46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7-29
《中西文化析论22尚中与尚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尚中与尚动:中西文化析论二二中西,文化-“生命在于运动”,这已经成为我们今天普遍流行的一个“常识”了,然而,我们今天所接受的所谓“常识”却有很多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生命在于运动”便属于片面的一类。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周易》中的“易”字有“易简”、“变易”、“不易”三方面内容,虽然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易”却不仅仅是“变易”一个方面。按照“阴、阳、中”三分法,“易简”对应“中”(道),“变易”对应“阳”,“不易”对应“阴”。阳动而阴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因此,阴阳不过是一气之转,“中”(道)已经在其中了。因此,华夏文化
2、是“尚中”的文化,既不是单纯的“尚静”,也不是单纯的“尚动”。“阳动”怎么“动”?“元亨利贞”而已,也就是像四季循环那样有条不紊地“动”,也就是“自强不息”而不“妄动”;“阴静”怎么“静”?不是不动才是静,不妄动便是静,也就是“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安分守己”,也就是“厚德载物”。如果我们只“尚动”,便是只强调天地之道中的天道,因而只强调“自强不息”,从而忽视了地道的“厚德载物”。什么叫“易”?什么叫“道”?“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之“道”所讲的是“体”,“生生”之“易”所讲的是“用”,体用结合才
3、是整体。我们应该知道,既有可变的,也有不可变的。如果只知变,或者只知不变,都是偏颇的。董子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里的“天”是自然而然的“天”,是“生生不息”的“天道”;这里的“道”是“阴阳合一”的“道”,是“体用结合”的“道”。无论是宇宙如何变化,无论多少个星球消失了、产生了,“天”仍旧还是“天”,“天道”的“生生”之意永远不变。无论阴阳如何消长,都仍在“道”的范围之中;无论天地万物如何众多,都离不开这个“道”。这是从不可变的一面来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三代不同礼”而“损益可知”,这是从可变的一面来说的。“穷则变”也就是“物极必反”,不
4、是天地人自己故意要“变”,而是自然而然地“变”,就像人之生死不是人自己要生要死,而是自然而然地生而有死、死而复生。《韩非子》说:时移则世易,世易则事变。道理不错,但是,在具体应用时,韩非子却是强化了人为的“变”,因此违背了“尚中”的原则。《道德经》说:“静为躁君”、“知雄守雌”。如果我们站在阴阳的角度来看,好象是“尚静”。如果站在“中(道)”的角度来看,就不是如此了。不仅地不能妄动,天不能妄动,人也不能妄动。所谓“守雌”也就是“不妄动”。能够坚持“不妄动”,那么,也就是“执两用中”了。可是,我们现在说到“易”的时候,似乎只看到了一个“变(动)”字,英国的理
5、雅各在翻译《周易》的时候,把书名译为“变化之书”(Thebookofchange),这样,《周易》的内容也就少了三分之二,整个《周易》的思想也就变形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方文化“尚动”,“生命在于运动”便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生命”的历程确实是“运动”的,但是这个“运动”并不是只向着“生”的方向,同时也是向着“死”的方向,此生彼死,彼生此死,构成了“生生不息”的过程。因此,如果说我们把“生命”理解为超出个体的“生命”,就不违背“生生不息”的精神,但是,我们常常是把它理解为个体的“生命”,而且把“运动”只理解为“动”,把“个体生命”的“动”看作是人可以自我
6、控制的。表现在思想上,就是强调“不断创新”,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变”;表现在体育上,就是强调锻炼,似乎锻炼就能保证健康。这不能不说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说。 所谓“不断创新”,是忽视“不变”的,是“尚动”的。它给人的影响是,所有陈旧的都不完美,却不知有很多东西是越“陈旧”越完美。我们常引用《尚书》中的“日新,又日新”来解说这个问题,却不知《尚书》所说的是道德的日益完善,而不是道德观念要日益创新。所谓“创”,是从无到有;所谓“新”,是从破旧立新。《周易》中有鼎革两卦,孔子讲“述而不作”,因此,华夏文化不轻易说“创”,但是却重视“新”。所有的
7、创新,都必然有一个转变、适应、熟练的过程,所以,频繁地、大幅度地“创新”会给社会、人生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麻烦,所以,要“革新”需要“有孚乃革”,需要“巳日乃革”,也就是说,先要立诚信,而且要时机成熟。至于器物的“创新”则不在此列,只要器物不害于“道”、“德”即可,不能理解为器物不能“革新”。再说体育锻炼的问题。我们现在只要一说锻炼,就是跑步之类的“活动”,并且在劝别人注意健康的时候也总是少不了一句“多锻炼锻炼”。这话固然不错,但是,却忽视了另一面:静坐调息也是不可缺少的“锻炼”,而且效果可能比“活动”更好。西方体育,重视加大活动量,以此来加强新陈代谢,达到
8、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是重视“炼身”的方法,华夏文化却重视“炼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