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41557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论整形外科技术与烧伤早期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整形外科技术与烧伤早期治疗【关键词】整形外科技术;烧伤;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烧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提高烧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作者根据多年来烧伤临床实践提出烧伤的治疗应将整形外科技术贯穿于烧伤治疗始终,在抢救患者生命基础上,重视患者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在烧伤治疗中,根据伤情、部位、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可采用重复取皮大张筛状移植,功能部位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深度烧伤皮瓣移植等方法治疗烧伤;烧伤治疗应将创面愈合、功能恢复、形态改善、心理治疗、康复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结果:作者在近年来烧伤治疗中采用上述原则方法达到创
2、面及早封闭、功能恢复较好、外观较为理想。结论:整形外科技术、心理治疗、康复锻炼融为一体是烧伤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整形外科技术;烧伤;修复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外貌更加关心,追求美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皮肤软组织,甚至深部组织完整性破坏,形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烧伤患者,对恢复受损组织外形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烧伤治疗中,如何运用美学理论和整形外科技术最大限度恢复受损组织外形和功能,达到无或少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成为对烧伤外科医生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整形外科技术在烧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3、提出以下观点。 1将整形外科技术贯穿于烧伤治疗始终 烧伤最基本的治疗要求就是保证创面的良好复合。局部感染、创面不愈、愈后瘢痕增生、器官移位、功能受限等都直接影响烧伤的治疗效果,及早永久性覆盖创面防止瘢痕过度增生是判断烧伤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基于这一问题烧伤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在强调抢救烧伤患者生命的基础上,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早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如无菌技术、无创技术、无死腔技术、无血肿、无张力缝合技术结合体疗、皮肤护理、理疗等综合康复技术,不仅是烧伤创面达到减少感染早期封闭的目的,而且可以极大改善烧伤患者愈后的外形和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4、如笔者单位开展了颅骨电击伤早期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一期不仅封闭了颅骨外露创面,而且防止了秃发的发生,这就是整形外科技术在烧伤治疗中应用的成功经验。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4 在烧伤治疗中,我们要根据创面的深浅、大小、部位、烧伤原因进行切削痂及扩创,选择皮片移植和皮瓣肌皮瓣移植等不同的修复方法。根据我科十余年来烧伤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中小面积烧伤是目前烧伤外科医生的主要治疗对象,符合文献报道[1]。50%TBSA以下占烧伤患者93%、30%TBSA以下占80%的情况,这类患者有较多的供皮区,可以采用大张自体筛状皮移植的方法达到烧伤早期创面处理和
5、整形一次到位,减少畸形和伤残的目的。功能部位如手、颈可采用早期切痂,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面部早期剥痂分区皮片移植的方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我们早期削痂,重复取皮及浅二度愈合区取皮的方法,微粒皮移植联合功能部位大张自体皮移植进行治疗,对四度烧伤,我们选择皮瓣肌皮瓣移植,清创术中尽可能保留间生态组织,甚至坏死骨皮质,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使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的功能和较满意的外形。 手术切口缝合张力过大,伤口内残留异物,伤口缝合材料选择不当,使用缝线过粗,拆线过晚等均是引起局部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可能因素[2],因此烧伤治疗中,应严格遵循整形外科原则,选择合适医用材料,
6、及时拆线,创面一旦愈合,及时使用弹力绷带和防止瘢痕的药物,预防瘢痕的形成十分重要。 3烧伤治疗应将创面封闭、功能恢复、形态改善、心理治疗、康复锻炼融为一体4 一般外科治疗以功能恢复为治愈标准,而烧伤外科仅仅达到这一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在恢复功能的同时,还需外形接近正常人,因为人是社会属性,需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形态异常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烧伤患者往往因热力电能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后轻者色素沉着,重则瘢痕增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灵创伤,因此说烧伤创面封闭并不是治疗的终结,只是烧伤患者治疗的最基本要求,在功能康
7、复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到容貌康复、心理康复、体能康复、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使烧伤患者不仅做到生活自理,还能消除自卑,恢复自信,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对烧伤医生来说,不仅要具备一般外科医生那样的知识技术和爱伤观念,还需具备整形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和审美观点及心理医生的素质,将烧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形态改善、心理治疗、康复锻炼融为一体,才会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真正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壁.深度烧伤修复方法和提高生存质量[M].第七届全国烧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19. [2]李荟元.瘢痕防治讲座[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2,11(1)
8、:858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