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35749
大小:13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邻里交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卷第5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I.12NO.52004JOurnaIOf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Industry2004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邻里交往蔡进彬(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合肥230022)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现阶段实践,探讨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发展方向,研究传统居住模式的延续和再生,寻求低层高密度联排住宅的“人性化”设计所带来的居住的亲切舒适性、社区的认同感和聚居力、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自然宜人的空间尺度。从叶集经济技术开发区万花园小区规划设计入手,努力创造出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多层次
2、人际交往空间。关键词:邻里交往;居住模式;低层高密度;联排住宅中图分类号:TU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540(2004)05-024-03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改造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怀念旧的居住模式:传统的四合院和街巷里弄空间,这种怀旧情感其实就是人们对邻里关系和交往需要的集中表现,正如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那么在新的居住区规划中,借鉴传统的空间模式,探讨新的规划和设计手法,创造出便于邻里交往和互助的住宅形式显得十分迫切。这种探索在世界乃至中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过程却起伏曲折。!"国外对邻里交往的探讨与实践在简洁主义和功能主义
3、的引导下,城市住宅曾经只考虑住宅的本身功能和结构而忽视人们对生活环境微妙的要求。国外在二战后大量建设廉价住宅的教训是如此深刻,迫使规划师和建筑师深刻反省,探讨新的思路,于是出现了大量适应城镇飞速发展需要的高密度的集合住宅,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课题,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可供参考的实例。尤其以低层高密度住宅对传统居住模式和邻里交往的探讨与实践值得借鉴。比较著名的例如:荷兰鹿特丹的树型住宅,安藤忠雄的六甲集合住宅等,这里介绍日本建筑师早川邦彦设计的迷宫住宅。迷宫住宅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集合住宅中较具影响的作品,容积率达1.5。在拥挤的、寸土寸金
4、的东京,早川邦彦将两栋平行住宅形成的中庭建成了一个“介于两条道路之间的半公共空间”。这种对立于院落封闭特性的做法被建筑师解释为“对公共领域的关心”。这种关心不仅体现在住户的私密性和庭院的公共性之间,而且也体现在使住宅成为与街道、城市相关的公共性要素。可以说,公共、私密这对相矛盾的内容,构成了迷宫住宅的基本特征。无论是树型住宅的传统街巷空间、六甲集合住宅的与环境共生,还是迷宫住宅的半公共领域,都体现着对低层高密度住宅的认可和对邻里交往空间的有益尝试。#"国内对邻里交往的相似追求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走了欧美等国的老路,出现了大量的
5、非人性的居收稿日期:2004-06-09作者简介:蔡进彬(1967-),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学。第5期蔡进彬: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邻里交往25住区,仅仅满足了人们居留的要求,根本谈不上邻里交往。因此,招致了规划界、建筑界、社会学家及人们的广泛批评。现在绝大多数的高层和多层居住区的住户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远非“黄发垂髻并怡然自得”的人性化居住形式,其疏远的尺度和淡漠的邻里关系使人们在激烈变迁的社会转型期中愈显孤独。据调查资料显示,高层住宅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交往程度不如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不如平房四合院、街巷里弄住宅。因此,人们对过去的居
6、住空间愈发怀念。中央电视台一则关于亲情、沟通的公益广告片反映的就是这一点,未搬迁之前的北京某个瓮城里住的十几户人家,亲如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使我想起戴望舒的名作《雨巷》,试想,如果不是在传统尺度的亲切的小巷中,怎么可能引发作者的美好遐想呢?笔者在小镇中长大,小镇宜人的尺度、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我不能释怀。很多从小镇和乡村到城市的孩子都知道:父母们都不愿到城里生活,因为隔绝的生活和冷漠的邻里关系让他们窒息。值得欣慰的是,吴良镛教授执笔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以及苏州桐芳巷试点小区规划对传统风貌和居住空间作了很好的尝试。!"国内近年对低层高密度住宅和邻里交往的探讨
7、与实践新锐的青年建筑师早已敏锐地观察到这些,他们知道,高层或多层住宅并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居住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结合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的要求,从南到北建设了一批实验型的低层高密度住宅小区,到处都能看到叠拼和联排式住宅的身影,它们已经是城市边缘的一道诗意的风景线。与低层低密度的别墅、联体别墅及低层联排式住宅相比,低层高密度的低层联排式住宅和4层的上下户叠拼的联排住宅更适合中国地少人多、城市急剧扩张的国情,容积率可达到0.6~l.l之间。低层高密度住宅是人性化的居住模式,它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加强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及凝聚力。这种形式的建筑层数不多
8、,尺度怡人,具有室外空间的亲和性,易于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从而创造丰富的从私密、半私密再到公共的多层次人际交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