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

让学生真正成为

ID:3611597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让学生真正成为_第1页
让学生真正成为_第2页
让学生真正成为_第3页
让学生真正成为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真正成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整理如下,希望能跟同仁们共勉。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一吐为快教学《太阳》第二课时,一上课,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一个涂红色,标明“太阳”。一个涂上黄、蓝、绿色,标明“地

2、球”。刚一落笔,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告诉我:老师,你画错了。太阳和地球不一样大。太阳比地球大得多,抵得上130万个地球,也就是地球的130万倍。我说:“是呀。太阳是地球的130万倍,可黑板画不下呀!现在;老师也不想重新画了,你们就想想办法让它们变得一样大吧!”孩子们稍一思索,又如林般地举起了小手,告诉我:“把地球扩大130万倍。”“把地球缩小130万倍。”哎呀!你看真是令人惊喜:孩子们把从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了。不但真正认识了太阳“很大”这一特点,而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

3、系。”(摘自《小学语文教学》第九期)。在此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来自于自身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新奇感、成就感、纠错感等探求心理,引发其思维的深刻性和批评性,使他们自然而然产生一吐为快的情绪。《太阳》一课教学这样引入,就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思维的批评性,在表现欲望心里的驱使下,主动跟课本^对面、跟老师^对面、平等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体验“我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快乐。二、交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明确了“我要学什么,我要了解什么”的基础上才会主动去探求。否则“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流于形式。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的培养将成为空谈。

4、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探求目标,学习就只能“无的放矢”,盲目地读。当然也不会一无所获,不过领略到的不过都是些“皮毛”而已。要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实践证明: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想要获得什么的前提下,才能保持以高昂的情绪来参加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学习一篇课文,在朗读课题之后,让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自己想了解什么。孩子们听了思维便会马上开启,提出一个个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有可能“五花八门”。对于简单的,一读课文就可以了解的或已经有孩子能回答的,立即解决;对于跟课文内容无关的,你可以告诉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取,让其课外去寻求^解答;对

5、于跟课文内容紧密相联而又必须通过跟文本^对面、交流后才能弄清的问题,既要赞扬这些孩子所提问题好,具有探讨价值,又要告诉他待阅读时,只要用心分析理解,认真领会,一定就能得到解决;对于写作上的问题,要告诉孩子们将在阅读过程中适时逐步解决。这样处理才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新奇感,使他们养成敢于提问,乐于质疑的好习惯。方法之二:引导学生围绕段意质疑记得阅读《古井》第三段时,我问孩子们:“根据段意‘乡亲们帮老人挑水,不要报酬。’你想了解什么?”他们提出了下列问题:1、相亲们为什么要帮那一对老人挑水?2、乡亲们是怎样帮老人挑水的?3老人要给报酬,是为什么?4、乡亲们为什么不要报酬?5

6、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你看,孩子们的问题既有理解内容的,又有怎样做人的,还有关于写作方面的,问得多精彩啊!试想,过一会儿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会是“走过场吗”?通过长期这样训练,孩子们便逐渐明白了学习之前先围绕段意质疑,再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释疑,不仅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有助于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方法之三:教会学生抓住教材中重点词句质疑《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自然段是概括与具体的构段方式。文章开头第一句便概括了这段的主要内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教学时,让学生首先弄清楚构段方式及在文中的作用后,再引导朗读并问学生:“读了这一句话,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孩

7、子们提出了想知道:“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的问题。当通过阅读、思考、释疑以后,学生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操纵自如”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船夫驾驶小船时“操纵自如”?这几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不但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学生从反复的训练中得知,对于概括与具体关系或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的段落,可以围绕“概括句”、“总起句”或“总结句”质疑,还可围绕文中重点词句质疑,从而跟文本^对面、交流。你看,多棒啊!三、与文本^对面、交流,丰富文本和自我当学生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