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94653
大小:315.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5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滑轮》(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滑轮》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
2、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旧课,问题设置为:1.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图片,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请大家观察它们的结构,滑轮有什么共同特点?各自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引入新课:滑轮。接下来是新知识的讲授环节,讲授思路如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像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像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定义和特点。用心用情服
3、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巩固运用环节,给出相关习题,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合并认知,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结尾,随机抽查同学提问关于本节课的认识,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和本课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印象,同时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并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间隔性复习。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了杠杆后接触的又一种简单机械。本节内容由“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滑轮组”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滑轮组。要引导学生完成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
4、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加深对滑轮的认识,并为学习滑轮组做好知识储备。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后,要通过对比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滑轮组的特点,可进行必要的拓展,为学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做好铺垫,分散教学的难点,然后步步深入教学。【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3)能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学
5、习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仪器的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课前准备 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绳子、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平
6、衡?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二、激发学习动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图片,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请大家观察它们的结构,滑轮有什么共同特点?各自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三、讲授新知识滑轮的定义: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像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
7、移动,像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做一做:小组合作,每组组装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展示:小组展示组装好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向大家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征。探究一、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征,通过滑轮拉起重物,研究下面几个问题: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定滑轮:____________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用心用情服务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畅言教育定滑轮:____________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
8、滑轮?定滑轮:____________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