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51205
大小:54.8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26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的“争”本质上指的是( )A.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B.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C.争夺当时学术霸主的地位 D.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新途径2.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
2、、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除井田,民得买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的教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B.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C.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4.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
3、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C.儒道思想逐渐融合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5.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4、 D.重建伦理秩序6.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7.传统的中医学不仅把人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去剖析,而且始终把人当作有机整体来辩证论治。这
5、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 )A.具有实用性的特点B.讲究“天人合一”C.注重整体性的研究D.注重经验的总结8.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知行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天人合一9.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 )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6、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10.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非)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开始探索政治改革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
7、发生变化11.五四运动后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国学书目,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书目的旋风。这反映了( )A.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B.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C.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D.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继续批判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
8、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13.1924年,孙中山陆续提出一系列主张:“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主张推翻清朝政府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