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00406
大小:12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3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宾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2.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主张“轻关市之征”;战国时期,秦国商鞅主张“市利之租必重”。两者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宗族利益不同 B.治国思想不同C.两国传统不同 D.直接目的不同3.王家范
2、《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再生产形式有落后性B.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C.我国重视农业的政策具有持续性D.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提高生产率4.“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A.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
3、”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5.《新全球史》一书指出:英国在工业化上的垄断地位并没有持续太久。企业家们认识到……欧洲和北美的商人尽其所能学习英国的工业技术,……他们还从岛上走私先进的机器。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化逐渐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由此看来,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传播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②欧美国家积极主动向英国学习技术③欧美国家商人从英国走私先进的机器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
4、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10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7.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8.读“1840—1913年中国棉布市场结构变化(单位:百分
5、比)”表。表格数据可以用来佐证()时间机制棉布进口机制布国产机制布手工棉布18400.460.46——99.5418603.183.18——96.82189414.1513.360.7985.5191334.8332.572.2665.17A.鸦片战争前传统棉织业已使用近代机器生产B.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C.中国近代棉织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D.近代棉织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远超民族资本9.1935年某地银行成立,其行歌中写道:“开发资源,促进生产,建国建省,舍此末由。调节荣枯,平衡盈绌,备用财富,欲其畅流。鼓起服务精神,抛却利润观念,惟桑梓繁荣是问,惟大众福利是谋……”由
6、此可见当时当地()A.通货膨胀严重B.银行以营利为目的C.开始有近代金融机构D.政府鼓励发展实业10.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展开产品促销,这是中国当代市场上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对此,北京各大报做出激烈反弹,如《北京日报》发文认为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外经贸部也做出停止可口可乐内销的决定。这表明()A市场经济未被普遍认可B百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C.政府机关权力意识浓厚D阶级斗争思维仍然存在11.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10A.A=EB.B=FC.B=HD.D=H1
7、2.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使它一年一年地接近起来……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主要意图是()A.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B.强调不均衡发展工业、农业的正确性C.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D.说明苏联加快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紧迫性13.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