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

ID:35759467

大小:1.9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16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_第1页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_第2页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_第3页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_第4页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3_17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苏联改革的得与失。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____________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内容(1)农业方面①用________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2、③________,扩大谷物生产。④开展大规模种植________运动。⑤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________。(2)工业方面①将部分企业________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________”,以调动生产积极性。3.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________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局限①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________。②“________”的目标严重脱离苏联的实际。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______

3、__。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因素也阻碍改革的进行。4.结果:________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被迫退出政治舞台。【预习评价】1.(判断)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2.(判断)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最终又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3.(思考)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带来这一后果的苏联领导人是谁?试答: 知识点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状态。2.内容(1)工业方面①推行

4、________。②注意运用价值规律。③扩大企业的________。(2)农业方面①扩大________的自主权。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③提高________价格。④放松对________的限制。3.评价(1)积极:收到了一定效果。(2)局限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________的框架。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________。③与美国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预习评价】1.(判断)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调整,并把改革的重点

5、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注重发展重工业。(  )2.(判断)勃列日涅夫为了纠正赫鲁晓夫的混乱,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政策。(  )知识点三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________年,苏联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上台。2.内容(1)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2)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________管理经济。(3)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________存在。3.弊端(1)提出了“________”,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2)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

6、施,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真正实行。4.后果(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2)后来进行________改革使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预习评价】1.(判断)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判断)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  )3.(思考)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谁?试答: [

7、误区警示]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图示巧记]“一模式、三改革、一结果”[图示巧记]苏联改革的侧重点[误区警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

8、,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误区警示]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误区警示]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苏联解体的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