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33437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关于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探究关于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探究 摘要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通过恰当运用语言和态势语、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是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经典诗文并掌握其诵读技巧的重要举措。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让国人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体会、感悟、弘扬中华文化。而构建经典诵读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使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入了解,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脉络,让经典散发魅力、浸润人生、感动听众。 关键词: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2、,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遗产,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部分,是民族的瑰宝,文化的根源,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神州大地处处掀起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热情,整个社会响彻诵读经典的弦歌之声,传承传统文化已蔚然成风,中华大地各种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意义 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学经典诗文”这朵奇葩能流芳百世、雅俗共赏,肩负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师范院校师生对经典诗文的了解并掌握其诵读技巧,是非常及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3、 其实,早在2008年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宣布将在2008年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出的活动口号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首先,它能够为学好普通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举国上下全民参与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国学精华,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步骤;最后,活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之文化传承与振兴的一个战略部署。 全国大、中、小学是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主阵地,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以这些地方作为窗口、基地,
4、向社会各行各业辐射传播,让国学经典的文化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师范院校应上下一致,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引导师生积极投身“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掌握诵读的技巧,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把诵读经典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不断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近国学经典去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愉悦心灵,丰厚人文底蕴。通过把自己掌握的国学经典诵读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髓,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经过
5、普及推广形成全民诵读国学经典的好风尚,可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让国人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养分,从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在整合中创造崭新的中华新文明。 二构建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体系 师范院校开设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是集高雅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言语表达及表演活动,它的内容跨越时空和地域疆界,寄寓着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掌握其诵读方法至关重要。 (一)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朗诵?朗诵是朗读与背诵的有机结合,指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以清晰、响亮的声音,结
6、合各种体态语手段、投入情感去表现出作品思想内涵的语言艺术。 2朗诵与背诵、吟诵、朗读有什么区别?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文字的读书方法。吟诵:泛指古人读书,也指今人有节奏地朗读诗文。朗读:运用普通话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或作品读出来(可以带稿件),以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由此可见,朗诵的要求比其他三者要高,难度也相对更大。 (二)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环节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为了表达出原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美感,让听众领会朗诵的主要精神并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就要求朗诵者运用好自己的有声语言,
7、除了通过对原作品的字、词、句作出准确的把握之外,还要求朗诵者注意相关的环节。 1对朗诵材料的精挑细选。朗诵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艺术,每个朗诵者的风格和喜好是不一样的。为了能达到更好地抒情表意、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朗诵者一定要注意选好作品材料。选择作品的基本原则是: (1)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永远放在第一位。如性格豪放的人喜欢李白的《将进酒》,而性情内敛的人则喜欢柳永的《雨霖铃》,两种风格都可表现得完美感人。 (2)选择作品应考虑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朗朗上口的。舒婷的《致橡树》很受欢迎,经常出现在朗诵的场合,主要
8、原因就是这首诗的形象感受是许多朗诵者比较容易把握得住的。 (3)学会在众多经典作品中,精选合适的作品。“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诵什么诗”是个灵活的选择。要求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来挑选合适的作品,有些经典不一定人人都拿得住。 2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朗诵者在表演中施展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