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

ID:35603410

大小:38.7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31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_第1页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_第2页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_第3页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_第4页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明节征文范文17篇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这天,大家按照习俗都返回家乡祭奠祖先,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同时也是对落叶归根的一种念想。国家为了弘扬传统习俗,增强人们对“家”的归属感和先人的追思之情,规定了清明节放假,让人们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尽情抒发感情。祭奠祖先本是一件清净、严肃的事情,但是却逐渐“变了味道”,成为人们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事情。清明这天,很多人为了“面子”,大讲排场,不仅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钱财,而且破坏了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让清明本来的祭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那浓浓的烟雾直冲天空,祭奠的食物随处乱扔,这种现象,让人心痛。为了抵制铺张浪费、大

2、讲排场,党和国家提倡了移风易俗,即将奢靡之风、浪费之风抛弃,将陈旧观念、腐朽习俗抛弃,让新时代有新面貌,充满新精神。如今,铺张浪费不见了,大讲排场消失了,人们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社会空气得到了很大的净化。现在的清明,已经不见了浓烟滚滚和食物丢弃,人们取而代之的是为逝去的亲人朗诵一首诗或者说说心里话,为后代讲一讲前辈们的故事,让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生态环境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大自然的负担减轻了,风景也是越来越优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处处体现着移风易俗的美好行为。在工作中,办公用的纸,正面写完了就用反面写;上班不开车了,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在家里,

3、我也经常教育孩子要以勤俭节约为美德,从洗衣、做饭、洗手等日常小事做起,节约资源,朴素生活。移风易俗,移除浪费和陋习,真是让人们生活得更惬意和舒服。朴实无华,说的不仅是生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养。现在一切从简了,也为后代节约了更多的资源,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永久!【篇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但在起初,它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如民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后传说与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有关,于是便有了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清明节。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

4、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而今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记得,小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时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集体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有时扫墓的地点要跑很远很远,都是步行,老师说,祭扫烈士墓是接受革命教育,步行也是体验革命战争艰难岁月的艰辛,是学习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后来离开学校门,这些印象逐渐稀疏了。那时候,民间清明祭祖似乎还没什么气氛,远谈不上

5、一个“浓”字。故而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清明节就是祭扫革命烈士墓,没有一丝儿与个人家族祭祖联系上,甚至在头脑中还把上坟烧烧纸这一现象视为封建迷信看待。现在不同了,除了祭扫烈士墓,民间祭祖之风也越来越浓,随着民间的重视,又引起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正式把清明节定为国节,列入全国的正式法定假日。日前接近清明,关于祭祖的准备工作已在许许多多的家庭蠢蠢蠕动了,加之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渲染,许多地方的清明祭祀更是喧嚣的沸沸扬扬。在我们的周围,一些人已抽空上坟,晚上在路边也有人在一堆一堆地烧烧纸。在这样一个氛围下,我这个过去从不把清明当回事儿的人,现也被弄的心潮涟漪,泛起了对清明上坟祭祀父母的一份牵挂。家

6、属看到我现在的变化,也戏笑我说:“这样的‘迷信活动’你这无神论者怎么也参与啊。”是啊,我现在不再把它看为迷信活动了,而是认为是一种文化,一种骨肉亲情的伦理道德,一种传统的社会风尚,这能表达后辈人对先辈人的怀念和感恩,通过清明祭祖活动,到老人及其他亲人的坟上看看走走,可以缅怀骨肉之情,可以慰藉逝者的在天之灵,虽从唯物主义角度看逝者没有灵魂,但对活着的人来说,逝去的亲人永远活在心里,他(她)们的音容笑貌,他(她)们的优秀品质、他(她)们那慈父慈母的恩德,他(她)们血脉相连的亲情,永远地铭刻在自己的记忆中,甚至会成为鼓舞自己、奋斗进取、坚强地活出个样子来的精神支柱。清明节,清明节的内涵,这

7、恐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祖祖辈辈的血脉相承吧。【篇三】爷爷离开我们时正好84岁,老人们说84岁是老人的一道坎,如果能够非常幸运的闯过这一关,那么就能够长命百岁。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巧合的是我们非常崇敬的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也是在这两个年龄时去世的,所以很多老人也有这样的困惑了,圣人尚且这样,爷爷自然也没有闯过这一关。 爷爷这一辈子是操劳的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我们后辈没能很好的尽孝,让他老人家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