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98625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按扣式松紧带在颈内中心静脉直头导管外固定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按扣式松紧带在颈内中心静脉直头导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按扣式松紧带在颈内中心静脉直头导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摘要:经颈内行中心静脉直头导管置入的临时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使用自制的凹凸按扣式松紧带,对导管末端起到良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且1对2的凹凸设计,有可调活动空间,更能符合和满足固定及患者对松紧度的需要。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按扣式松紧带【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80-02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是临时性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实际工作中护士普遍注意
2、到血液透析结束时,导管末端用无菌纱布缠绕后,若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头部,日常活动时会牵拉患者脸部的皮肤及头发,影响其活动和休息,且血透需经常更换纱布,因而面部固左部位会有很多胶布痕迹,且不易清洗,还容易发生胶布过敏,增加感染的几率。若不固定,导管末端则呈游离状态,会经常无意触碰到,加上导管自身的重力及活动时对穿刺处的牵拉,使置管处经常疼痛,固定用的缝线易脱落或断裂,导致导管容易发生移位,出血,皮下血肿等。据此就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适合颈内中心静脉直头导管,末端固定的凸凹按扣式松紧带,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血
3、液透析中心行临时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52.0±5.10)岁。均采用中心静脉直头导管经颈内静脉置管,置管留置时间22-35d,患者在置管前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均采用美国YZB一次性使用双腔血液透析导管12F长16cm的Y型直管置入。1.2制作方法:选用宽0.8-1.0cm以上的宽边松紧带,直径1.0cm左右的I叫凸按扣3对。沿前额测量出头围,再延长8.Ocm为截取的松紧带长度。在截取的松紧带A面,齐C端边缘缝上一个凹型扌IIA1,接着在距C端边缘7.5cm.8.5cm处再缝上2个凹型扣A2、A3(以凹型扣中点为
4、测量点);在松紧带B面,齐D端边缘,缝上一个凸型扣B1,再在距离D端边缘5.5cm,6.5cm处缝上2个凸型扣B2、B3(以凸型扣中点为测量点),B1扣A2围成头围。见图1。1.3使用方法。血液透析后,护士将导管末端用一块7cmX8cm的无菌纱布密闭缠绕,医用胶布I古I定,松紧带A面朝向患者,依据头围将B1与A2扣起來,将松紧带固定于患者头部。再将导管末端贴放于松紧带B面,将A1与B3扣起來,导管末端被I古I定于其间。可根据患者对松紧感觉的要求及活动时的需要,采用B1对A2,B1对A3的自由选择,同样可采用A1对B2,A1对B3来调节导管末端的固定空间。见图2。2
5、判定方法及结果2.1判定方法[1]:指定护士观察、评价患者使用凹凸按扣式松紧带固定导管末端后的Id,1周,1个月,导管置入口处皮肤的局部反应、导管的稳定性、活动性。①稳定性:“好”为I古I定牢,有效I古I定时间48h以上;“差”为l-2h即脱落。②活动性:“好”为不影响头部活动;“差”为影响头部活动,牵扯面部及颈部皮肤。③置入口局部皮肤评价:“好”为入口处皮肤无红、肿、渗液等;差”为入口处皮肤红、肿、渗液等。2.2结果:木组患者使用1个月后,稳定性为91.67%,活动性为87.50%,入口皮肤反应情况为6.25%o3讨论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良好的导管通路。血液
6、透析结束后及时使用特制的松紧带:宜头导管游离末端被妥善的固定,减少了无意的触碰机会,避免了因重力或活动对穿刺处的牵拉;宽皮筋因其自身的回缩力,且受压面积大不易形成勒痕,不易滑动、不易翻转等特点,更能满足固定需要和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降低意外事件的风险,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了使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患者面部引起的胶布痕多不易清洗,粘连皮发,过敏,增加感染几率,稳定性差等问题。此方法取材容易,简单易学,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1对2的凹凸设计,有可调的活动空间,更能符合和满足固定及患者的需要,是导管维护和保障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方便易行的措施之一。参考文献[1]钟静静
7、,刘徳慧,李意华•中心静脉导管外固定袋在临时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76-277[2]张建平,吴亿,覃敏•可拆卸式衣袖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67[3]吕程,王慧芳,李艳•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临床护理,2009,1:109-110[4]冯丽丽,王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的使用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5):261-262[5]朱光宇,滕皋军,郭金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5):339
8、-3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