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有教无类》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教无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教学重难点: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入。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魯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
2、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岀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来源:学7优5高0考g网k]二、思想理解。我们
3、怎么去理解这四个字呢?按照书上的解读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没有类别的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学生孔子都教。这个是有据可查的,《苟子•法行》记载,南郭惠子曾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以"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yinkud,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回答,可从中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然而,细细体会,这句话还有更多的言下之意。“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讲解过这一句,他认为要弄清楚
4、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Z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笫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笫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
5、”,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即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孔子能够想到这四个字。首先来自他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孔子虽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从儿时起便研习礼仪,且〃十有五而志于学〃,终成一代宗师。通过对个
6、人及门下弟子成长经验的总结,孔子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其中的〃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相距悬远.根据这一认识,孔子曾极具挑战性地认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虽然冉雍的父亲是〃贱人〃,但因为有良好的德行,孔子认为他可担当君主之大任.此言一出,对其弟子和后儒影响极大•颜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
7、可以为禹.〃这些肇始始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结论,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蕴•孔子认为平民通过教育和实践亦可达致大境界,可以有大作为,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对彖的认识基础。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其次,也来自他的仁爱思想.据《左传•昭公十年》记载,到春秋时期,在统治集团屮,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级制度,马夫牛牧等底层民众被列在十等之外,儿近不人.而孔子则坚持主张〃仁者爱人〃。《论语•乡党》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匹是当吋的主要运载和耕作工具,历史上有〃匹马束丝〃
8、换五名奴隶的记载.在马厩工作的,当是马夫和驭者之类.孔子从朝庭下班后发现家中的马厩失火,首先关注的是伤人没有,既体现了他对人的重视。有了这种思想理念,其打破等级界限办学授徒,就是应然的事情了。三、思想分析。刚才我们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既是学生不分资质,也是一个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层的意思,不仅是孔子作为老师的想法。也贯彻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虽资质不同,表现各异,孔子在评价上也不尽一致,但在日常教育中却一视同仁,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