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60531
大小:30.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2012-2013学年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六、七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和七(3)、七(4)、七(5)的音乐课教育教学工作。六年级共有学生132名,七年级163多名,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
2、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二、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教材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
3、音乐知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习。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1、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
4、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七年级教材分析2、教学内容: 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3、基本知
5、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4、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
6、欣赏。七年级教材分析:人音出版社第13册七年级音乐教材共七个单元(《七子之歌》、《天山之春》、《欧洲风情》、《行进中的歌》、《金色乐章》、《荧屏乐声》、《岭南民歌》),每个单元一首学唱歌曲,其他均为欣赏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唱课中学生对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培养学生在欣赏课中对乐曲的领悟能力。教学目标:1.教唱课中,学生尽量把握乐曲的音准和节奏。2.在教唱课中逐步教会学生如何识简谱。3.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每个单元的学唱歌曲。4.在欣赏课中引导学生领会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抒发的感情。5.在欣赏课中多聆听一些世界名曲,了解不同风格乐曲的特点,增加学生的音乐
7、知识储备。三、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
8、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