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

ID:35052910

大小:1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7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_第1页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_第2页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_第3页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_第4页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历史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广东省廉江市塘蓬镇第二初级中学苏兆顺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传承诗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反复诵读品味,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设置多种活动,体验诗歌给人的乐趣等方面进行探究,选择有针对性的诗歌教学策略。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激趣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6/6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历史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广东省廉江市塘蓬镇第二初级

2、中学苏兆顺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传承诗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反复诵读品味,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设置多种活动,体验诗歌给人的乐趣等方面进行探究,选择有针对性的诗歌教学策略。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激趣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6/6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85-01诗是人类的个性体验,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但初中生对古典诗歌越来越陌生了,犹

3、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诗歌教学接地气,学生才会学、乐学。一、读品交错,激趣阅读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任何有效的学习,都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古典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教学上简单的讲授,或“老师讲,学生听”,只能使本来就比较“难啃”的诗文愈加乏味。而教学中注重对诗歌诵读和品味,能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1.诵读时善于联想。学生在整体感知诗歌时,要注重原生态阅读,与文本的

4、对话,发挥其对生活联想的空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诵更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诗歌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可以更贴切地理解深刻的诗文内涵。以九年级下册的《关雎》为例,初中生对《诗经》这样的经典诗歌接触少,有些隐晦字词(如:窈窕、好逑)较难掌握。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诵,穿插一些词语的理解进行再朗诵,以加深对文本的真实体验,“窈窕(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好的配偶)”,已知的感知材料,结合自己的联想,要读出思恋男子那种追求美、追求健康、追求幸福的积极生活态度。反复诵读是学生感知全文的一个

5、最直接的方法,诗歌课堂教学要读出韵味,读出本义,读出语文课堂的声色之美。2.品味时巧用想象。诗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及情感,只有深入品尝,才能发现其“诗味”,提高学生欣赏的品位和审美的情趣。诗歌品读教学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揣摩诗的意象。每一首诗都有其不同的意象:有人喜欢用酒抒写离别之情,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人喜欢用流水传达人生哀愁,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喜欢用梅花象征不屈精神,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此,品读诗歌要善于抓住意象,结合写作背景,还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不依赖教师的简单传授,改变学生这

6、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探究和欣赏。其次,赏析诗词佳句。在诗歌教学中最能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的句子,就是有浓缩精华的名言佳句。它的使用率高,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赏析佳句作为品味诗歌的突破口,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笔者在教陶渊明《饮酒》诗歌时,引导学生找名句,如先提问:这首诗哪些是名句?你为什么喜欢它?同学们都很积极地找出来了,有的说“采菊东篱下,6/6悠然见南山”,好,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有的说“结庐在人境,而

7、无车马喧”,好,写诗人虽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还有的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好,道出了人生之真意,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然而,很多名句都是诗人思想的升华“所在地”,读懂名句,就使学生对诗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再现诗的情境。读有所感,读有所获,这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观念。诗歌教学是否能使学生有所斩获,不只停留在“读一读,想一想”,而在于“写一写”。“写一写”就是结合自己的想象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但不是简单、枯燥的直译。如教王维《山居秋暝》时,笔者让学生想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什么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