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研究的艺术

ID:34410775

大小:643.38 KB

页数:137页

时间:2019-03-05

科学研究的艺术_第1页
科学研究的艺术_第2页
科学研究的艺术_第3页
科学研究的艺术_第4页
科学研究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研究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之路(Theartofscientificinvestigation)译序这是一本论述科学研究的实践与思维技巧的书。作者威廉.伊恩.比德穆尔.贝弗里奇(WilliamIanBeardmoreBeveridge)一九○八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于一九四七年起任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科学家。本书综合了本世纪和上世纪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见解,又结合了作者本人的经验、教训,立论鲜明,编排醒目,语言也饶有风趣。译者愿将这本书介绍给国内有志于科学的读者。关于本书的宗旨、内容和对象,原作序言已有说明,无需译者赘述。在此仅就本书作者的观点

2、略谈一二。本书作者十分注重实验和观察,非常强调审慎推理与客观判断。就是对待『机遇』、『直觉』这些偶然性很大的因素,作者也一再强调只有有备而来的人才能认出机会,利用机会;『直觉』必须以对问题持续自觉的思考来作思想上的准备。作者这种贯穿始终的科学态度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同时,作者的治学态度也十分严谨。他反复强调在进行实验或观测时,要密切注意细节,作出详细的笔记,切不可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验者本人对现象的解释二者混为一谈。他一再告诫人们,切勿让推理的进展超越事实,否则定会误入歧途。另一方面,他主张用批判的精神来阅读,力求保持独立思考能力,避免

3、因循守旧。他还鼓励科学工作者彼此切磋,互相探讨,打开眼界,以免鼠目寸光,作井蛙之叹。这本书的最后两章着重论述了科学的组织工作、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条件和素质以及科学家生活的种种特点。因此本书不仅对那些攀登险峰的勇士是一根得力的柱杖,而且对那些选拔勇士、组织攀登的现代『伯乐』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1本书根据第三版译出。有些地方做了必要的注释,文中带圆括号的号码即参考文献中的目次(网络版省略了参考文献),指引文或概念的原始出处。限于译者个人的水准,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译者杨新北一九八三年四月原序精密仪器在现代科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我有

4、时怀疑,人们是否容易忘记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人们固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充实科学家的头脑,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在技术细节上却几乎未加注意。在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维技巧方面,尚无一本令人满意的书把有关知识贯穿起来。这种不足促使我写此书作为研究工作入门的导引(写书的目的)。这本书是对这一复杂艰深论题的小小贡献,首要的对象是即将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但也希望能吸引更广泛的读者(本书的对象,reader)。我力图分析获得新发现的方法,综合有成就科学家观点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并写进那些会对青年科学家有用而又有趣的材料。为了把

5、这些素材写得简明易懂,有些地方我采用了坦率的说教口吻,这可能将某些有争辩的观点过分简化了。但是,教条主义是与我的原意背道而驰的,我试着推断并阐明尽可能多的科学研究指导原则,以至于摆在学生面前的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见解。我并不要求读者接受我的观点,而是把这些观点视为供他们思考的建议。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复杂而又难以捉摸的活动,在研究人员的头脑中往往并不明确。这或许就是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无法就研究方法进行正规教育的缘故。大家都承认,科学研究的训练主要是自我训练,若能在实际研究操作中得到有经验科学家的指点则更好。尽管如此,我仍相信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某些

6、启示与原则。常言道『智者请教他人,傻瓜只学自己。』诚然,任何一种训练,都远远不止于听别人的指点。人们要学会把原理付诸实施,并养成运用原理的习惯,必须透过实践。但是,在应该掌握那些技巧才能正确的得到2指导,也是有所裨益的。很多情况下,本书仅仅是指出了可能遇到的困难,亦即必要时必须全力正视并克服的困难。然而,言之在先亦不无帮助。(关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所谓科学研究就是对新知识的探求,所以它对有独创精神的人特别具有吸引力,他们所用的方法亦各不相同。甲所遵循的方法对乙则未必合用。不同的学科也需要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些基本原理和思维技巧是大多数科学研究共

7、同使用的,至少在生物学领域是如此。法国大生理学家贝尔纳(ClaudBernard)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进一步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在生物学中,由于现象复杂,谬误的来源又极多,方法的作用较之其它科学更为重要』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旷世稀才不会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工作者多数不是天才,给这些人一些科研方法的指点,较之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经验事倍功半地去摸索,应有助于他们早日获得成果。有一次一位著名

8、科学家告诉我,他经常故意一段时间不管学生,以便使他们有机会自己寻找适应工作的方法。这种以非沉即浮原理为依据的方法,用于甄拔人才,或许有其可取之处,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