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45541
大小:36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2-26
《学校心理教育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书(张永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学校心理教育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生理、智力和心理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分别由体育、智育和心育来实现的,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也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本项目方案旨在学校教育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框架下,逐步实现学校心理教育普及化、规范化和常规化实施开展,使学校心理教育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和成长性问题,从而真正发挥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功能。一.项目研发的理论基础和背景1.立足于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现实和目标任务青少年
2、个体在进入社会后是否有所成就,是否可以健康地生活和工作,需要这体力、智力和心理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心理发展是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心理教育是提升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关键。若是淡化了心理教育,就像“木桶短板原理”一样,短缺的心理能力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全面多维健康的发展。目前除了在边远地区以外,心理教育已成为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学校一项常规工作。但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开展方面普遍存在着几个误区:其一把心理教育完全等同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其二把心理教育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治病”工作;其三心理教育的开展方式就是
3、心理咨询和辅导。如果不能消除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将会严重影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影响到广大心理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学校心理教育有着自身独立的工作领域:那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建立和健全一个多维度的人格体系构架;另外,心理教师和其他学科教育的老师之间30还有一个协作的任务,即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包括学生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个体独立生活的能力等。2.服务于广大一线的中小学心理教师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心理教师从事或者开展的心理教学工作,不仅各个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程度是远远超过其他学科教育的差异
4、。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既没有国家统一的一套教学大纲标准,也没有心理老师统一的教材、教具和心理训练课程。虽然有一些省市和地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也组织学校老师编订了一些校本教材,但整体来说,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和教学评估标准,同时各个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的资质和专业背景基本上处于无标准、不均衡、无法评估的现状,心理教师的任职资质和教学绩效也无从考核,这就使得许多一线的心理教师在心理课程的教材教具选择、心理教育的开展形式、和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等方面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要解决广大心理教师的实际
5、工作开展的困难,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套更具标准化和操作化的心理课程体系,使得心理教师经过一定时程的培训,就能达到一个基础合格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3.致力于学校心理教育规范化建设和发展要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就必须清晰地制定学校心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编订学校心理课程的标准参考教材、大力推进心理技术的应用和心理教学工具研发,促进心理科学技术的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性转化。同时,学校心理教育的规范化建设离不开心理教师队伍的高度专业化,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因此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逐步建立和其它学科一样的心理教师培养
6、晋升体制,从制度上系统保障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另外,对心理教育的教学成果也应该有一个评估的标准,利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和工具,有效地提升心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促进心理课程学科化的进程,最终彰显出心理教学和心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可取代的作用。4.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会组织专业人员联合制定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简称科普委)作为中国心理学会下设的六个工作委员会之一,其主要职责为广泛开展心理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在我国各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本项目即是由科普委在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儿童和青少年心
7、理发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组织各地区、各领域内的专家联合研发和制定的,其中核心的专家成员包括:30梅建: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委主任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科普委常务副主任连榕: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教授,福建心理学会理事长丁锦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授,科普委副主任纪汉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科普委副主任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系主任、教授,科普委委员格桑泽仁: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教授,科普委委员宋国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新华:北京林业大
8、学心理系副主任、副教授荆承红: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心理学博士罗静: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博士后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博士生范晓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硕士生王薇: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