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65006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3
《高三第五册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第五册复习学案09-11-3(教师版)【复习要求】1、复习课文,掌握重要知识点。2、完成相关练习题。【复习要点】1、课文相关文学文化常识。2、课文的写作主旨和中心思想。3、课文的写作特点。【第五册】1、采薇一.文学常识1.这篇文章选自《诗经·小雅》;《诗经》共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2.《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情感较为复杂,既传达了戍边士兵的征战之苦
2、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也表现了他为国出征,赴死疆场的爱国主义精神。三.写作特点这首诗在叙事顺序上采用了倒叙的方法,避免呆板并设置了悬念。前三节在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逐步深入。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情景关系来看应是融情于景。2、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一.文学常识1.选自《陶渊明集》2.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3.辞,文体名,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
3、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本文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让我们感受到乡土家园的情怀和作者闲适而超脱的生活态度。三.文章特色文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而强烈。语言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节铿锵,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补充】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
4、辨已忘言。43、陈情表李密一.文学常识1.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2.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人。3.陈,陈述;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请谢贺的一种奏章。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本文是李密请求晋武帝允许他辞官不就,终养祖母所上的表章,使读者感受古人知恩尽孝,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三.写作特点1.逻辑严密,进退有据2.融情于事,寓情于理3.语言精美,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脍炙人口【补充】“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
5、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宋代赵与时《宾退录》)4、诗词三首一.文学常识1.《月夜》作者杜甫是唐代与李白齐名的著名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被尊为“诗圣”,其诗极具现实主义色彩,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2.《夜雨寄北》作者是晚唐时著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3.《水调歌头》作者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1.《月夜》主要通过想象妻子在月下如何思念自己,彻夜难眠的景象,来表现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2.《夜雨寄北》作者通过自己身在异乡,在巴山夜雨氛围中想象
6、将来夫妻团聚的情景,来表现对妻子的思念。3.《水调歌头》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的幽愤,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三.写作特点1.《月夜》最大的写作特点是借人映己。2.《夜雨寄北》最大的创作手法是虚实相生。3.《水调歌头》是情、景和理相结合的优秀佳作。【课内名句】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秦晋殽之战《左传》一.文学常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相传为
7、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给后世司马迁的史传文学开辟了道路。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秦国AB晋国D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殽山,故称为殽之战。周E三.主要人物殽山A(秦)蹇叔:忠直爱国,老谋深算,智者郑国C滑B(秦)秦穆公:刚愎自用,知错能改C(郑)弦高:忠心爱国,机警灵活D(晋)原轸:多谋善断,勇猛暴烈E(秦)王孙满:观察敏锐,聪颖过人四.写作特点课文开头写的“蹇叔论战”和“蹇叔哭师”的内容是全文的总纲,后面故事都按照这个总纲发展,脉络分明
8、,叙述简约。《左传》记事颇重写人,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要言不烦。6、鸿门宴司马迁一.文学常识1.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2.《史记》,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为了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完成隐忍苟活。二.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鸿门宴发生于公元前206年。这是汉王刘邦,楚王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