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

ID:32779271

大小:9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15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材内容5古诗二首主备人彭景霞教学FI标1、学会木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吗这1丙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屮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准备风景画,小黑板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学习《题西林壁》教学口标:1、认识3个生字。2、冇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3、理解占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2、。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牛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利I•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ffi: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占诗(板书诗题)二、初学感知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

3、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指名读。止咅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三、理解感悟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耍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师生共同概括:(一)、解诗题,知作者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二)、抓字眼,明诗意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屮读懂了什么。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屮读懂了什么?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了。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完

4、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卜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述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三)、多诵读,悟诗情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

5、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屮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耍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

6、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四、升华与拓展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彖》。2、说说观后的感受。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第二课时学习《游山西村》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游山西村》1、冋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1)口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2

7、)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合作,谈各自的感受,如:可以每人讲一句,也可以一人讲,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加入学生的学习研讨,巡视指导,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叮以这样预设:(前两句讲: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乂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

8、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在读屮休会诗人的感情,从屮悟出道理。(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