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西他赛联合顺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钳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l,顺铀25mg/m2,静脉滴注dl-3,3周期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2个以上周期。有效率57.39%,中位生存期8.6个月。主要不良反为脱发,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75.61%和68.29%。其中III-IV期分别14.63%及19.51%。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关键词】多西他赛
2、;顺钳;非小细胞肺癌近10年中,肺癌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绩,但确诊时通常只有20%-30%的患者能够进行根治性手术,其余的患者则属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仅4个月[1]。治疗上基本上是姑息性治疗,治疗效果差。随着抗肿瘤新药的不断出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2]。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1-cancer)约占80%o因此化疗成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以顺钳为主的联合化疗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方案。多西他赛自2002年FDA
3、批准可作为一线方案治疗NSCLC以来,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为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钳应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科于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2例患者均有病理活检或细胞学确诊为III-IV期NSCLC,其中男患58例,女患24例,年龄在34-76岁,中位年龄55岁,鳞癌29例,腺癌49例,肺泡癌4例,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异常。所有病例均未经过化放疗或既往用过抗癌药物治疗结束4周以上。KPS>60分,预计生存期5个月以上。均有可测的病灶,X线或CT评价指标
4、。1.2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加入0.9%氯化钠中静滴dl,顺铠25mg/m2加入氯化钠中静滴dl-3,3-4周1周期。完成2个以上周期者参加疗效评价。用多西他赛前按常规给予预处理,防止过敏反应及水潴留。预处理方法:多西他赛治疗前1天始口服地塞米松8.25mg,每12h一次,连服3日,多西他赛治疗前30min给予西米替丁0.4g静滴,苯海拉明50吨静推,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治疗前、后2周期查CT或B超测量病灶评价近期疗效,每周查1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有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化疗当日常规应用托烷司琼止吐。1.3评价标准疗效参照WHO关于实体瘤
5、可测定统一标准进行判断[3],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进行评价。以CR+PR为有效,有效者4周后再次复查确认。不良反应按WHO分度标准观察记录[3],进行观察判断,分0-IV度。2结果2.1近期疗效本组82例病人均完成2周期以上治疗,其中CR6例,PR41例,SD29例,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57.3%o鳞癌有效率62.07%,腺癌有效率61.22%,肺泡癌有效率25.0%o其中III期疗效63.16%,IV期有效率59.09%.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10),见表1。1.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
6、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应用多西他赛治疗中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本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肠道反应和肌肉关节痛。脱发发生率75.61%,III-1V度占14.63%,白细胞下降率68.29%,血小板下降率29.27%,肌肉关节痛发生率36.59%,恶心呕吐发生率46.36%,肝功损害发生率24.39%,肾功损害发生率17.07%,感觉异常发生率21.95%,疲乏无力发生率31.71%,见表2O3讨论化疗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机体储备能力的下降,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均明显下降。各组织器官
7、发生不同的退行病变和器质性病变影响药物代谢。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很不理想[5]。同时老年人骨髓储备减小,对各种应激反应和耐受性相对较差[6]。虽然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不敏感,但由于近年许多新药陆续进入临床使用,并经临床II期、III期试验证明许多新药能明显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率。目前报道比较多的有抗代谢药吉西他滨和抗癌植物药多西紫杉醇和紫杉醇。吉西他滨(dFdc)为脱氧胞昔的类似物,进入人体内在细胞内经过核昔酸激酶的作用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二磷酸核昔(dFdCDP)及三磷酸核昔(dFdCTP)。前者可抑制核昔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DNA合成所需
8、的三磷酸脱氧核昔,特别是dCTP;后者与dCTP竞争掺入至DNA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