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

ID:31666718

大小:56.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_第1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_第2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_第3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_第4页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探究综述【文章摘要】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基于代理理论,从公司治理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管理者和股东间、控股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公司治理机制方面的不足,使得管理者或控股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促使企业进行一些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经营。【关键词】多元化经营;公司治理;代理问题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多样化经营等。企业为何要进行多元化经营?林晓辉(2008)在整理相关文献后将学术界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理论解释大致归为7类:资源富

2、余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债务互保假说、防御假说、代理理论、CEO过度自信理论。1公司治理视角下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的基本产权结构下对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使管理者在利用企业资产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人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前提。1.1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通过多元化经营,管理者可以获得哪些好处?第一,更高的薪酬。第二,管理大型公司所带来的权力和声誉。第三,通过向自己熟悉的领

3、域进行多元化使得企业更加依赖于其在这方面的能力,产生“管理者防御”,巩固自己的位置。第四,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管理者因企业业绩变差而被解雇的风险。缓解这一代理问题的方法通常是给予管理者股权或薪酬激励。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若股权分散,股东无法对经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经理就有可能为牟取私利而背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但随着他们持股比例的增加,自身利益与公司价值趋于一致,此时,管理者会对多元化战略采取谨慎的态度。当持股比例超过某一特定水平,经理对公司存在强有力的控制,受到

4、的约束降低,经理会为追求更大的自身利益而进行多元化,导致管理防御效应。管理层激励和多元化之间的U形关系得到了实证的验证,但对于拐点的位置并未得到一致答案。Denisetal(1997)对933家美国公司的研究结果是拐点为50%,而Chenetal(2012)以台湾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的拐点为33.17%,Lins和Servaes(2002)对亚洲新兴市场公司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在10%-30%间的公司管理层防御最高。1.2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LaPortaetal(1999)认为当股权集中在少数控股股东手

5、中时,他们就有可能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侵害小股东利益来为自己牟取私利,而新兴市场普遍缺乏股东和债权人保护,法律体系也不完善,再加上公司治理的不足,使得控股股东能够在没有足够监控的情况下使用自由现金流,这一问题也就更为严重。股权集中是控股股东和小股东间代理问题的前提,但它并不一定导致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收益,因为当占有较大的公司股份时,控股股东的利益和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当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两者分离方法是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此时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间便呈现一种金字塔形结构,顶端是控股股东,

6、底端是上市公司,两者之间还存在多层公司。通过这一结构,控股股东可以利用中间的公司以较少股份间接控制底端上市公司并通过集团内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源。当通过转移公司资源所获得控制权收益大于现金流权的损失时,控股股东就有转移公司资源,侵害小股东利益的动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公司决策,迫使公司投资于那些有益于控股股东但无益于公司价值的项目,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掏空(tunneling)”,而在新兴市场中尤其常见。Lins和Servaes(2002)发现多元化公司价值存在折价,当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时这一现象最严重。

7、Joh(2003)发现韩国大企业中的控股股东会通过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转移公司资产的方式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并导致绩效变差。Kali和Srkar(2011)在对印度企业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现象。而国内研究中,苏启林和朱文(2003)发现家族上市公司中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导致了控股家族对小股东的侵害,并最终损害了企业价值。韩忠雪和王益锋(2007)认为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会促进其对小股东的利益攫取,引发“多元化折价”现象。通过多元化经营,控股股东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分离控制权和现金流权,

8、在不付出较大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收益。第二,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逃避监管。第三,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为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转移资源等行为提供便利。【参考文献】[1]JensenMC,MecklingWH.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