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

ID:31579680

大小:119.6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14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地理教程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一、四至及其地理意义1、最北端为黑龙江省漠河附件的黑龙江江心,即53.5°N;最南端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98%的疆土位于20~50°N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2、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即73°E附近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E附近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二、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

2、偏北?没有明显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候影响明显,美国东部沿海有墨西哥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主要,使亚热带向北延伸(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荒漠区位置偏南?中国: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中国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年干燥少雨,经常被高气压控制。②地势低洼,大陆性强,增温快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美国: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

3、所以北部不干旱。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三、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1)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在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雨,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结构为主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2)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风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发(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主要

4、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一、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19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二、中国地势及其地理意义1、地势的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理意义: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走向,便于东西航

5、运地形阶梯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阶梯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三、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1)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但季风的年际变率很大,易出现旱、涝自然灾害。(2)从气候区看,耕地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线以东地区;从地势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第三阶梯。(3)从气候带看,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6、,从地势上看,有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如大兴安岭和长白山。(4)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分布集中沿海地区;分布集中在海拔小于500m的丘陵、平原地区。(5)难利用的沙漠、戈壁、沼泽等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区四、高原季风形成机制(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的空

7、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五、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的影响(气候和地貌景象格局)(一)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和屏障作用)分支作用:冬季,青藏高原北部把冬季风分化为两支:一支形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

8、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