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备课资料之高考仿真冲刺卷(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仿真冲刺卷(六)(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110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排放着3000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现用恒定水平推力F推第3000号球,并使所有球共同向右运动,则第2016号球与第2017号球间的作用力跟第1号球与第2号球间的作用力的比为( )A.2016B.2017C.D.15.图(甲)所示为某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式交变电流,将其接在图(乙)中
2、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B.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C.在t=1×10-2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16.假设地球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处的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大小为g,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自转的周期T为( )A.2πB.2πC.2πD.2π17.如图所示,真空中三点A,B,C构成边长为L的等边
3、三角形,EF是其中位线,在E,F点分别放置电荷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B.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C.电势差UEB等于电势差UCFD.负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18.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A,细线跨过位于O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B,物块A,B质量相等.C为O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OC=h,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A位于P点,PO
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现将A,B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由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物块A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C.物块A在杆上长为h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D.在物块A由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物块B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小于物块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19.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莱曼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10种光子中波长最短的是n=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B.10种光子中有4种属于莱曼系C.使n=5能级的氢原子电
5、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D.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20.如图(甲)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最低点A冲上轨道,图(乙)是小球在半圆形轨道上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其速度平方与其对应高度的关系图像.已知小球在最高点C受到轨道的作用力为1.25N,空气阻力不计,g=10m/s2,B点为AC轨道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质量为0.5kgB.小球在B点受到轨道作用力为4.25NC.图(乙)中x=25m2/s2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
6、,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D.小球在A点时重力的功率为5W2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沿平行于直径MN的方向进入匀强磁场,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同,重力不计,入射点P到直径MN的距离为h,则( )A.若某粒子经过磁场射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其入射方向相反,则该粒子的入射速度是B.恰好能从M点射出的粒子速度为C.若h=R,粒子从P点经磁场到M点的时间是D.当粒子轨道半径r=R时,粒子从圆形磁场区域最低点射出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
7、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如图(a)由小车、斜面及粗糙程度可以改变的水平长直木板构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实验时,在水平长直木板旁边放上刻度尺,小车可以从斜面平稳地滑行到水平长直平面.利用该装置与器材,完成能体现如图(b)“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思想与方法”的实验推论(设重力加速度为g).(1)请指出,实验时必须控制的实验条件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