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0768
大小:42.4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9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文范例参考第1章绪论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对象:⑴
2、信息技术课程;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⑸计算机远程教育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5
3、)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⑵发展不平衡⑶资金不足⑷师资缺乏⑸教法落后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布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解决方法: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⑴更新教育观念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⑸关于教学模式问
4、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⑹改革教学方法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第2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及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
5、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信息技术课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能偏深、偏高、偏广。但是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
6、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学科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如下: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1.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2.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
7、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其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3.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5.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分哪几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6.根据目前
8、情况,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⑴现代性;⑵实践性;⑶工具性;⑷应用性;⑸文化性7.试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⑵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⑶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⑷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⑸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⑹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8.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