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

ID:31052834

大小:10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马说》导学案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马说课     题马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通顺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4、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5、归结文章的写法及中心思想。6、正确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重难点1、通顺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2、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3、归结文章的写法

2、及中心思想。4、正确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学  法  指  导1、概述《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2、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

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qí)真不知马也!3、注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辱,受屈辱。之:的。奴隶人:低贱的人。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

4、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jiù)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  4、不以千里称也: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以,把,用。称,称呼。千里:日行千里  5、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助词。此句“

5、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i二声):吃一顿。或尽粟一石: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dàn)。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十斗为石。  7、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6、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竹制的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食材。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才能  16、鸣:马叫,之:代千里马。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真无马邪(yé):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0、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7、  21、常:通常,平常。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8、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