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

ID:31025424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_第1页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_第2页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_第3页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_第4页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普遍感到高等数学课程难学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的分层教学的利与弊,结合学校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隐性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大面积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数学隐性分层分层合作教学模式  一、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基本素质、接受能力个体差异大。在校学生普遍感到《高等数学》难学,有的学生具有畏惧心理,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感兴

2、趣,学习高等数学时觉得轻松。对于我们这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高等数学》期未考试时不及格率比较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学生个体差异外,可能还有下列原因:(1)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大学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相适应,(2)中学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的教学内容不相衔接,(3)近年来各地高考数学题越来越难,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些情况,大学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高等数学分层合作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积极性的好方法。通过我校几年的实践证明,分层合作教学法能大面积提高学生高

3、等数学的及格率。6  二、传统分层教学分析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认知能力规律为基础,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分层教学。传统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或入学后的测试成绩或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进行编班,如分成好、中、差或A、B、C班等,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辅导与评价。此种分层教学与“一刀切”式教学是一大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分班标准的科学性问题,若分班标准是一次测试或高考成绩,不可避免地带有偶然性因素,更何况今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改变都会改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成绩

4、。因此分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欠科学,至少不够全面。  传统的分层分班教学可能给“差生”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学生被分到B班或C班后,可能产生受到“歧视”的感觉,认为一进学校就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热情,导致厌学,进而降低教学效果。另外分层分班的工作量很大。  三、“分层合作”的隐性分层模式  为了优化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班内“分层合作”的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我校软件专业的新生进校时的高考数学成绩不够好,每次期末考试,高等数学成绩普遍不够理想,有的班级不及格率高达50%,传统的分层教学也进行过试验,但效果不佳。近几

5、年,我们试验“分层合作”的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后,同样难度的试题,软件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大幅提高,各班不及格率一般不超过10%,成绩也基本呈正态分布。6  1.分层方法。在班内分层,教师通过上课提问、课外作业、课外交流、小测验等方法,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情况,新生开学后两周左右时间,将水平相当的、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归结为一个个层次,并分在不同组内。分多少层次,没有固定模式,视班级情况而定。如把学习小组分为A、B1、B2、C层,B1、B2、A层为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A层为各方面良好和中等的学生,C层为

6、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重点针对某一层学生,调动该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该层学生集体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学生所在层次,各层次学生可交叉进行课堂或课外活动。  2.分层原则。分层原则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培养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气氛,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并以此为目标。具体有以下准则:①班内分层,教师暗中进行分层,学生不知情;②分层标准不必太精准,可适当模糊;③分层层次不必死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三层也可分四层;④动态分层,

7、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  3.分层实施。根据分层方法,把学生分成A、B1、B2、C层或其他层次,教师暗中掌握各学生所在层次,不对学生公布,上课时,首先针对全班同学,讲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求A、B1、B2、C层或其他层次都必须掌握,课堂提问指向C6等低层次学生。其次引导、讲解适量和适当的理论应用、方法技巧,要把握好内容的难度和时间长度,课堂提问指向B1、B2等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其他层次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讲解理论性强、方法较难的内容,课堂提问指向高层次的学生,过程时间不宜长,教学内容宜由浅

8、入深,教学方法由简到繁,重点面对教学对象由A、B1、B2、C层到B1、B2层,再到A层,两节课内的教学时间分配,课前备课应精心安排好,以达到教学目的为准。教学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