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284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浅议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化学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学生学会做人、学习、生活、劳动、健体、审美和创造。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中,思想品质教育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1、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举古代的造纸、火药的发明到现代牛胰岛素的合成。从古代的湿法炼铜术到现代的侯氏制碱法,无不在化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现代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进行爱国主义
2、教育的很好材料。 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有发展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3、充分利用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关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臭氧空洞等。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二、对进行分类指导,面向全体学生。5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实际情况,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对不同类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这不但符合客观需要,也遵循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拔尖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潜能,特别注
3、重他们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对于中等的学生,注意扎实他们的“双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对于后进同学,注意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并指导他们如何执行实施学习的步骤,如何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且注意及时给他们查漏补缺,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以上方法,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例如在《氯气》的教学中,可先演示氯气分别与钠、铜、氢气、红磷、干燥红布、湿润红布反应的实验。除氢气与氯气的爆炸实验外全部由学生代替教师来完成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看书,解释这
4、些现象并归纳出氯气的化学性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小结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并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余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注意观察他的各种基本操作是否正确,现象如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卤族元素》教学中,可利用该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的特点,依据氯气的化学性质,演绎推理出氟气、溴、碘的主要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同时还可以依据它们的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以表格的形式对它们的性质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 四、教给学生科学方法。5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
5、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分类。3.得出规律性结论。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五、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
6、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5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按常规,学生会先写出四氯苯的一种结构式,然后用变换氯原子位置的方法逐一去找,此法很慢且易出错。若能变换角度去考虑:二氯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是二个氯原子在苯环上分别呈邻、间、对位,如果我们改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
7、把四氯苯看成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分别呈邻、间、对位,就很容易知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应做到对一式或一题要多思、多变、多解、多联,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在化学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如元素的“构、位、性”互推,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互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