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

ID:30507835

大小:21.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0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_第1页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_第2页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_第3页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_第4页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训班上。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低龄老人性别分工社会学分析  【内容摘要】在老龄化社会中,低龄老年人如何顺利而平稳地实现角色转换是一个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议题。通过对某两个城市社区中的低龄老人进行探索性调查,发现在低龄老年人群体中,男性进行二次就业与女性操持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这是传统的“男外女内”性别规范型塑的结果,直接有利于男女两性在退休后避免角色失调,并且在深层次上具有着复杂的社会功能。  【

2、关键词】低龄老年人;角色转换;性别分工;功能对党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更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训班上。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由于出生率显著下降与医疗事业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当前正处在典型且快速的老龄化进程之中。截至XX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1]。与此同时,未富先老及空巢老人等问题又使我国的

3、老龄化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和复杂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类型,老龄社会有着全新的年龄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与文化价值导向[2](P359-363)。因而,正视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的权益诉求、角色扮演及功能发挥等议题,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现实而言,由于老年群体在性别、年龄及地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本文将关注点置于城市低龄老年人这一群体,通过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在某两个城市社区中由滚雪球抽样法选取了20位男女两性受访者,对他们在退休后的生活模式进行了探索性调查,并做出了相应的功能分析。  一、理论

4、回顾  1.人之进入老年,既是依据时序年龄而做出界定的结果,同时也会遵循与社会年龄相应的角色期待来展开调整与适应。作为在老年研究领域中较早进行解释且得到较多应用的范式,角色理论对老年人这一群体做出了有益的分析。这一流派认为,人在老年化后会经历角色的转型,这体现在:从职业角色进入闲暇角色,从主体角色变为依赖角色,从配偶角色转为单身角色,角色趋于单一、社会关系缩小等方面[3](P83-86)[4](P230-232)。对党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更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

5、代表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训班上。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而老年人重新选择角色的意义则在于它是老年人“自由支配生活的新起点”、“实现自身价值的新机遇”、“建立一套适应新角色的生活方式”以及“老年主体能动性的体现”[2](P77-82)。依据老年人的年龄阶段,可将之分为低龄老年人(60—69岁)、中龄老年人(70—79岁)及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三类。而对老年人的亚群———城市老年人而言,他们进入老年阶段往往与退休这一制度安排相互关联。目前,

6、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特殊情况除外)为男性(干部与工人)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工人)或五十五周岁(干部)。由于工作之于个人———特别是城市居民之地位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因而“退休”这一节点往往在公众意识中等同于“年老”,即“退休”成为了城市老年人之为“老人”的社会文化表征。  3.因而,本文所指称的“老年人”是泛化意义上的,那些因自然年龄而经历了退休事件的人群皆属此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低龄老人(男60—69岁,女5055—69岁)所体验的角色转换概括为:①从性质来说,由更受约束的规制性角色转向更加自由的自主性角色;②从场域来说

7、,由以事业为主的工作型角色转向以家庭为主的家庭型角色;③从代际来说,由具有权力与权威的父辈角色转向被照顾和关怀的长辈角色。毋庸置疑“,退休”将老年人的生活在形式上截然一分为二,如果应对不当就可能导致他们陷于角色失调的危机。另一方面,作为划分群体的重要标准,性别变量为男女两性设定了不同的社会期待,老年群体亦概莫能外。  4.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关注以生理性别为基础、以支配—服从为本质、以强化差异为表现的建构性的社会性别的产生根源、实践机制及深远影响,是对“普遍存在的社会性别差异和不平等问题”[5](P265)进行研究的社会学阐述。但当前学界

8、对相关议题的经验研究多集中于性别形成的幼儿及青少年阶段和为性别困扰的中青年时代,对于老年人如何受已经定型的性别规范影响这一现象却鲜有论及。鉴于此,本文将社会性别的分析视域引入对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的调查研究,探讨了老年男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