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83019
大小:68.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高一语文组教学总结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组教学总结一学年将尽,高一的整个教学从起点至今,春华秋实,也走过了不短的路程,回顾以往,现总结如下:一、集备组建设:(一)高一集备组成员普遍比较年轻,但是没有新手,都有一定或者相当的教学经验,人员构成比较精干。普遍上进心强。成立之初我们制定了集备组集备制度::1.集备组精神:团结协作,互助共赢2.集备分工到人,责任人提前充分备课,届时主备。要有对文本内容的研究,并根据学生学情提出教学设想,反对从网络下载教案,照抄照搬,不加研究和变通的使用。3.个备先行,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形成教案,不草率走上讲台。个人编制的教案、课件、教学
2、资源共享。4.集备每周按时进行,应畅所欲言,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材吃透,研究教法,立足形成充实新颖、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每天随时交流教学体会。5.组内互相听课学习研讨,青年教师每学期开一堂校内公开课。6.学案、试题、范文、资料等制定、汇总、修正、排版、印刷、下发一条龙进行,谁负责,谁收尾。要求统一格式(卷头一致,日期准确、五号黑体、行列规范)(二)集备组活动:本学年全组成员按时参加了学校及市教研室举办的各项培训教研活动,态度认真,积极评课,取长补短,应用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组内听课学习积极,教师之间研讨气氛浓厚。全组
3、8位教师,先后有7人次开设了校内公开课,教学反响良好。组织了诗歌朗诵会,背诵竞赛,《雷雨》课本剧演出,九中一百一十年校庆征文等活动,增加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总之,这一学年来集备活动进行的扎实而顺利。二、教学工作:(一)在第一学段教学中做好初高中衔接和习惯养成工作作为起始年级的教学,我们通过分析学情,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大体如下:1.进行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我们针对学生在初中段语法概念欠缺的问题,在一开学进行了集备,确定了语法的教学点,即从字此结构方式到语法成分,常规语句表达的规则和问题等下手,用大约两周的时间进行讲练,帮助学生奠定
4、一定的基础。同时向学生讲清学习语法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教学,许多学生实现了从零到有,甚至熟练掌握的提升。在其后的文言教学中,建立起来的语法概念对学生理解把握一些语法现象大有裨益。比如成分的缺失,一些词类活用想象的判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译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视成了一条途径。学生感觉对学习文言颇有帮助。此外本学期小学阶段的背诵篇目也成为复习落实的内容。2.重视基础落实。这级学生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字词的积累当当薄弱。落笔成错的现象比较普遍。课文背诵基本流畅,但默写错别字太多。成语所知甚少,成语的训练中胡猜乱想。所以我们结合新课
5、堂,课本,周检测反复地检查,纠正。让学生认真写、改。通过练字,把成语当成书写内容积累。在这方面我们放低心态,把高中当成了初中(小学)抓。坚持每周四基础检测,做小卷练习,让学生自检并适应高中的考察,渗透小阅读和文言的理解。力求学生对所学所练过的内容掌握的尽可能扎实。3.整顿常规的实施练字先行,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练字本,每天半页,收阅查看。一些字体漂亮的同学免练,让他们参与批阅指导,示范字体。平时书写要求修改规范。在月考核期中考试中学生的卷面绝大多数比较整洁。指导检查笔记,首先教学生笔记要记什么,怎么记;其次要求学生做到整理笔记。我们从开始
6、普查到不定时抽查,力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预习导学先行,一改学生初中阶段在这方面的欠缺,让学生的文本初读走在课前。结合新课堂训练巩固伴随课后。努力让教学产生实效。学生反映觉悟到初高中学习语文的显著不同,一开始适应了目前学习的方式。4.纲要性学习与复习指导考前提供给学生复习纲要指导学生安排复习,不至于束手无策;节假日作业按天按时按量布置,让学生有序学习,潜移默化给学生计划性学习指导。(二)在第二学段跟用心力追求高效课堂1.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好保障。教师上课前做到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反复琢磨课堂语言的精练准确。围绕重难
7、点进行合理的板书设计。在二次备课中把初备的漏洞补上,系统把握教材熟悉教材,单元试题自己先做,再给学生讲解。不仅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心里状态,努力达到教学的游刃有余。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前明确布置好预习任务,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认读生字生词,梳通文意,基本把握全册的课文内容。预习存疑,对不懂之处作好标记。课上提出来交流探讨。2.课堂充实,精教趣讲,力创高效课堂。其一,时间观念。45分钟的课堂尽量少讲精讲,导、读、思、探的环节努力设置合理紧凑其二,合作学习,激趣引思。精心设计问题,把学生带入情境。比如《祝福》一
8、课,让学生分组完成祥林嫂之死案件调查报告之后进行当庭答辩,既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学生如何从人的经历、生存环境等角度全面的认识一个人,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一步步深层探究问题。两节课时不长但比较深入。再如《雷雨》一课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