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58213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3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夹竹桃》第一课时一、心中有学生早在第一稿产生之时,几乎全部的群组老师们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对学生预设的不够,似乎自己还在走教案,徐慧颖老师甚至指出,我像极一个串词主持人,心理很惭愧。对于学生的预设不够,似乎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现象,心里想,自己到底有多么关注孩子在一堂课中的成长?此时再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一个态度是必须转变的,我们不断打磨的必须是自己,以使自己成为适合学生的“模样”。而心中有学生的第二层次即是相信。当我对已经形成6年思维定式的孩子们,学习的能力充满怀疑之时,看到高年级不再“热闹”的课堂一筹莫展之时,徐老师不容置疑地告诉我,“相信他们!不要顾虑
2、!”这句话不是适时安慰,而真的是扑下身子教给我实践的方法,商校长训练质疑的理论文章,徐老师快速训练质疑妙法,甚至到大家一起研究的预习卡,无不给我我坚定的信心。相信学生!我想,“带着脚镣跳舞”的孩子们,让我们轻轻地解开那道枷锁,活络活络生疼的筋骨,他们一定会记起那熟悉的旋律与舞姿,曾几何时,学习是多么美好的事。二、协商是手段手段是为主题服务的,而不宜耗时过多。并要切实有效,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这是贺成金老师前来指导工作时,解答我困惑的一句话。醍醐灌顶。此时,我不再纠结于自己的课堂如何让“协商”贯穿始终,如何出现“协商”,并让观课老师一眼看出。我释然了
3、。我们的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当手段成为一种必然的负担之时,我们就要勇敢地选择放弃。可最令人称奇之处竟在于,当你不再纠结于“协商”之时,却真的在拐角的位置之上,发现“协商”这个朋友,友好地重展现笑颜。我明白了,协商不必寻觅,更不必安插,它就在那里,在追寻“以生为本”的教学道路上。三、表达再关注之所以用“再关注”,因为我觉得我真得关注了,从聆听吴忠豪老师的讲座时,我已经开始思考这种由“教课文”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美丽转身,我一直在努力实现转身,不算华丽,却踏实。我常常很明白,从骨子里不愿丢弃那份曾让我“纸醉金迷”的人文的味道。我依然沾沾自喜于《第一次抱母
4、亲》的诵读,换来孩子的感动哽咽,依然念念不忘于《轮椅上的霍金》对人与理想的品悟。《夹竹桃》、季羡林、韧性,本身就是多么令人深思的名词。而这一次,我舍弃了,也很不舍,更想不通。感谢商校力透纸背的一句话:“通过表达,学生也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让我找到了情与表达的集合点,交融点。这一次,巨大的改变,“看来,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在表达上真是很有特点啊,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呢?请同学们聚焦第四自然段,默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划下句子,做好批注。”我欣然接受。因为终于有这样一种方式,给予孩子感受,给予孩子表达,润泽
5、他们心灵,启迪他们智慧,更促进他们人生。这一次,理智战胜了情感,平实战胜了华丽。细数这不到1个月的日子,细数自己笔记本中林林总总记下的那么多启迪成长的话语。改变意味着成长,磨砺意味着更适切。感谢字字珠玑的沈大安老师,感谢春日陪伴的领导老师们,感谢咖啡香气中红笔挥毫的情谊,感谢孩子们的鼓励,写在研修中,期待上课顺利!设计理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察队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努力实现努力实现由“教课文”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美丽转身。在课堂中探索师生之间的协商合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
6、学生的主体性。教材分析:《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散文,作者季羡林以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文章恰当运用了对比手法,灵活运用了双重否定、反问等句式,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学情分析:夹竹桃是平日学生常见的一种植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这种十分常见,甚至平凡的夹竹桃,为什么却成为作者最为喜爱的花呢?这是孩子的情感激发点,也是疑问点。纵观文本,篇幅短,语言质朴,学生理解并不难。尤其文章结构,结尾点题的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就能发现和基本把握。但
7、是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可贵”“引发幻想”这两个典型特点的呢?在表达上,学生还需要教师的提炼和引导,尤其是“韧性可贵”部分,关于两个双重否定句的理解以及运用有难度。其二,分析学情,学生对背诵4.5自然段,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由于,平日教学中我们老师忽视对背诵方法指导的结果,所以所以要给予学生背诵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背诵积累并不是一件难事。第三,从方法上讲,学生通过3—5年级的训练,对“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阅读方法掌握较为熟练,课堂可以充分放手给孩子,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会的,我
8、们坚决不浪费时间教。最后,反思我们平日的教学,与学生协商,鼓励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