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22409
大小:11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0
《阳江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阳江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阳江市环境保护局—3—2018年9月目录基本原则3工作目标4一、促进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4(一)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4(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5二、控制陆源污染排放6(三)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整治6(四)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管理7(五)实施重点海域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7(六)加强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控制8(七)加强入海垃圾污染管控12三、加强海上污染源控制13(八)加强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13(九)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控14四、保护海洋生态14(十)严守海洋生态红线14(十一)严格控制围填海等开发建设活动15(十二)和占用自
2、然岸线的开发建设活动16(十三)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渔业水域17(十四)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17(十五)推进海洋生态整治修复18五、防范近岸海域环境风险18(十六)加强沿海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防控18(十七)防范海上溢油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19六、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19(十八)落实各方责任19(十九)强化监督管理20(二十)发挥市场机制20(二十一)强化科技支撑21七、加强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21(二十二)推动各部门信息共享21(二十三)加强公众参与21—3—八、附则22—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3、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细化落实《水污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切实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阳江。基本原则质量导向,保护优先以稳固和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为导向,各项任务措施紧密结合稳固环境质量需要,确保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以近岸海域水质改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提
4、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陆海统筹,区域联动按照“从山顶到海洋”“海陆一盘棋”的理念,统筹陆域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优先构建陆海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强化陆海生态系统保护,统筹推进陆海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动生态保护区域联动,增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协同性。河海兼顾,部门协调25统筹入海河流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入海河流污染整治与济南海域污染防治紧密衔接。按照“职能互补、资源整合、信息联通、数据共享、提升效能”的原则,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突出重点,精准实施对水质良好的海域加以保护,对水质不达标的海域实施综合整治。针对各海域环境问题的特点,合理设计防
5、治方案,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提升污染源排放控制和入海河流水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工作目标加强阳江市近岸海域的针对性治理,实现2020年阳江市近岸海域水质达标,全面达到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要求;入海河流水质达标,全面建立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海上养殖等规范化管理及污染防治水平较大提升。2020年底,全市自然岸线长度保有率不低于35.64%;海洋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全市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保持不低于12.86%。湿地面积(含滨海湿地)不少于597.25平方公里,红树林面积不少于719.78平方公里。一、促进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
6、级(一)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25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建设海洋强省等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科技引领,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实现创新渠道发展和绿色发展转型。依据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及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每年1月底前将上年度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境保护厅备案。(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环境保护局参与。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在一一列出)推动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
7、、化工、皮革、电镀等高耗水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沿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海水养殖业空间布局。加强工业企业园区化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施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参与)(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在沿海地区布局,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从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严格项目审批。
8、强化企业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削减,提高行业准入门楂,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