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74397
大小:3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题 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单元测试题人教实验版一、选择题1.下列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②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面对两种前途还举棋不定 ③美国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④中国共产党在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⑤各民主党派主战者与主和者各半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蒋介石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根据你掌握的信息分析,造成蒋介石感觉发动内战时机尚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蒋介石害怕国内人民和舆论的压力B.美国的支持承诺还没有兑现C.当时国民党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大后方D.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实力日益
2、壮大3.在“双十协定”中,没有被写进去的内容是A.坚决避免内战,维护国内和平B.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D.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4.蒋介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实力尚弱B.国共关系已经彻底破裂C.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D.根本没有把人民的力量放在眼里5.全面内战爆发于A.陕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中原地区D.长江以南地区6.从内战全面爆发后的全面防御到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用时A.三年B.两年C.七个月D.五年7.三大战役按开始的时间先后排列,其顺序是A.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3、 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D.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8.下列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没有参加淮海战役指挥的是A.陈毅B.罗荣桓C.刘伯承D.谭震林9.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A.渡江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辽沈战役10.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A.卫立煌B.杜聿明C.傅作义D.刘峙11.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后,引起各种评论,其中更接近事实本质的是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之争,成者王侯败者贼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12.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
4、举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其主要目的是A.演练新战术,为以后的战争积累经验B.避敌锋芒,挫敌锐气C.保卫党中央,转战陕北D.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3.人民解放军选择千里跃进,直插大别山地区开始战略反攻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军具有非常丰富的山区作战的经验B.大别山地区易守难攻,容易立足C.大别山地区敌人的兵力空虚,位置重要D.大别山地区的人民有着悠久的拥军传统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在现在的内战时期,情况改变了,作战方法也应改变,我军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而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我军必须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
5、灭敌人的作战方法。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机,为着集中兵力歼击敌军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6年9月16日)请回答:(1)上述指示发出时,全面内战已经打了大约多久了?(2)上述指示中分别明确了我军作战的主要方法和主要目标,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3)请举出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地区运用上述作战原则的成功战例。(4)你认出上图是我国西
6、部的什么地方吗?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她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地位如何?(5)中共中央曾在图中这个地方运用过材料中的某一原则。请你说出这个事件,并说出依据的原则(原文)。15.读下图: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请回答:(1)人民解放军作这一战略部署在什么时间?由谁领导的那支部队?(2)作这一部署的背景是什么?(3)这一部署取得了什么效果?(4)有人把突在最南面的部队和他后边在东西两侧呼应的部队的布局形象地说是互为犄角,还有人说是组成一个倒放的汉字,你看这应该是个什么字呢?16.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图”,回答问题。(1)人民解放军是在哪次战役后取得这一胜利成果的?(2)解放军战士所在的建筑
7、在此前是什么场所?(3)解放军战士降下的旗子在这里悬挂了多少年?(4)照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意义?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摘自教材材料2 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的第二年底,即今年六月底,总数约计尚有三百六十五万人。这个数目,对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全国性内战时期的四百三十万来说,是少了六十五万人。——摘自毛泽东《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1948年11月14日)请回答:(1)你是否发现两则来自权威渠道的反映同一事件的信息,却有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