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32417
大小:3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2018版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集合[自我校对]①互异性②空集③集合相等④补集 集合中元素互异性求出集合中的参数后,要将求出的参数回代,求出相应的集合,一是验证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二是验证求出的集合是否满足题目条件. 设集合A={x2,2x-1,-4},B={x-5,1-x,9},若A∩B={9},求满足条件的x的值.【精彩点拨】 根据交集的意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x的值,注意对取值代入集合A、B,检验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规范解答】 由A∩B={9},得9∈A,所以x2=9或2x-1=9,故x=±3或x=5.当x=3时,B={-2,-2,9},与集合
2、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当x=-3时,A={9,-7,-4},B={-8,4,9},满足题意.当x=5时,A={25,9,-4},B={0,-4,9},A∩B={9,-4},与已知矛盾,应舍去.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值为-3.[再练一题]1.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求实数a的值.【解】 若1∈A,则a=1或a2=1,即a=±1.当a=1时,a=a2,集合A有一个元素,∴a≠1.当a=-1时,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互异性.∴a=-1.集合的基本关系1.由于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在遇
3、到“A⊆B”或“AB且B≠∅”时,一定要分A=∅和A≠∅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其中A=∅的情况易被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在解决两个数集的关系问题时,合理运用数轴分析与求解可避免出错.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然后对于每一类情况都要给出问题的解答. 已知集合A={x
4、x>0,x∈R},B={x
5、x2-x+p=0},且B⊆A,求实数p的范围.【精彩点拨】 分B=∅与B≠∅两种情况讨论.【规范解答】 (1)当B=∅时,B⊆A,由Δ=(-1)2-4p<0,解得p>.(2)当B≠∅,且
6、B⊆A时,方程x2-x+p=0存在两个正实根.由x1+x2=1>0,Δ=(-1)2-4p≥0,且x1x2=p>0,得0
7、p>0}.[再练一题]2.已知集合A={x
8、x<-1,或x≥1},B={x
9、2a10、一般要借助于数轴求解,此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同时要注意各个端点的画法及取到与否. 设全集为R,A={x11、3≤x<7},B={x12、213、214、x≤2,或x≥10},∵∁RA={x15、x<3,或x≥7},∴(∁RA)∩B={x16、217、a≤x≤2},B={x∈R18、2x+1≤x+3,且3x≥2}.(1)若19、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1,求A∪B,(∁UA)∩B.【解】 (1)B==,又∵B⊆A,∴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若a=1,则A={x20、1≤x≤2},此时A∪B={x21、1≤x≤2}∪=.∵∁UA={x22、x<1,或x>2},∴(∁UA)∩B={x23、x<1,或x>2}∩=.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1.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从而使问题获解.2.在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时要弄清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讨论,24、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本章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知识点为:集合元素互异性、集合运算中出现A⊆B,A∩B=A,A∪B=B等符号语言时对∅的讨论等. 设集合A={x25、-1≤x≤6},B={x26、m-1≤x≤2m+1},已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由A∪B=A知B⊆A,需按B=∅与B≠∅两种情况讨论,当B≠∅时,利用数轴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A∪B=A,∴B⊆A.当m-1>2m+1,即m<-2时,B=∅,符合题意.当m-1≤2m+1,即m≥-2时,B≠∅.由B⊆A,借助数轴表示如图27、所示.则解得0≤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0≤m≤.[再练一题]4.已知A={x28、-129、m≤x<1+3m}.(1)当m=1时,求A∪B;(2
10、一般要借助于数轴求解,此法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同时要注意各个端点的画法及取到与否. 设全集为R,A={x
11、3≤x<7},B={x
12、213、214、x≤2,或x≥10},∵∁RA={x15、x<3,或x≥7},∴(∁RA)∩B={x16、217、a≤x≤2},B={x∈R18、2x+1≤x+3,且3x≥2}.(1)若19、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1,求A∪B,(∁UA)∩B.【解】 (1)B==,又∵B⊆A,∴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若a=1,则A={x20、1≤x≤2},此时A∪B={x21、1≤x≤2}∪=.∵∁UA={x22、x<1,或x>2},∴(∁UA)∩B={x23、x<1,或x>2}∩=.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1.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从而使问题获解.2.在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时要弄清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讨论,24、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本章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知识点为:集合元素互异性、集合运算中出现A⊆B,A∩B=A,A∪B=B等符号语言时对∅的讨论等. 设集合A={x25、-1≤x≤6},B={x26、m-1≤x≤2m+1},已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由A∪B=A知B⊆A,需按B=∅与B≠∅两种情况讨论,当B≠∅时,利用数轴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A∪B=A,∴B⊆A.当m-1>2m+1,即m<-2时,B=∅,符合题意.当m-1≤2m+1,即m≥-2时,B≠∅.由B⊆A,借助数轴表示如图27、所示.则解得0≤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0≤m≤.[再练一题]4.已知A={x28、-129、m≤x<1+3m}.(1)当m=1时,求A∪B;(2
13、214、x≤2,或x≥10},∵∁RA={x15、x<3,或x≥7},∴(∁RA)∩B={x16、217、a≤x≤2},B={x∈R18、2x+1≤x+3,且3x≥2}.(1)若19、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1,求A∪B,(∁UA)∩B.【解】 (1)B==,又∵B⊆A,∴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若a=1,则A={x20、1≤x≤2},此时A∪B={x21、1≤x≤2}∪=.∵∁UA={x22、x<1,或x>2},∴(∁UA)∩B={x23、x<1,或x>2}∩=.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1.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从而使问题获解.2.在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时要弄清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讨论,24、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本章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知识点为:集合元素互异性、集合运算中出现A⊆B,A∩B=A,A∪B=B等符号语言时对∅的讨论等. 设集合A={x25、-1≤x≤6},B={x26、m-1≤x≤2m+1},已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由A∪B=A知B⊆A,需按B=∅与B≠∅两种情况讨论,当B≠∅时,利用数轴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A∪B=A,∴B⊆A.当m-1>2m+1,即m<-2时,B=∅,符合题意.当m-1≤2m+1,即m≥-2时,B≠∅.由B⊆A,借助数轴表示如图27、所示.则解得0≤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0≤m≤.[再练一题]4.已知A={x28、-129、m≤x<1+3m}.(1)当m=1时,求A∪B;(2
14、x≤2,或x≥10},∵∁RA={x
15、x<3,或x≥7},∴(∁RA)∩B={x
16、217、a≤x≤2},B={x∈R18、2x+1≤x+3,且3x≥2}.(1)若19、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1,求A∪B,(∁UA)∩B.【解】 (1)B==,又∵B⊆A,∴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若a=1,则A={x20、1≤x≤2},此时A∪B={x21、1≤x≤2}∪=.∵∁UA={x22、x<1,或x>2},∴(∁UA)∩B={x23、x<1,或x>2}∩=.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1.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从而使问题获解.2.在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时要弄清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讨论,24、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本章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知识点为:集合元素互异性、集合运算中出现A⊆B,A∩B=A,A∪B=B等符号语言时对∅的讨论等. 设集合A={x25、-1≤x≤6},B={x26、m-1≤x≤2m+1},已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由A∪B=A知B⊆A,需按B=∅与B≠∅两种情况讨论,当B≠∅时,利用数轴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A∪B=A,∴B⊆A.当m-1>2m+1,即m<-2时,B=∅,符合题意.当m-1≤2m+1,即m≥-2时,B≠∅.由B⊆A,借助数轴表示如图27、所示.则解得0≤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0≤m≤.[再练一题]4.已知A={x28、-129、m≤x<1+3m}.(1)当m=1时,求A∪B;(2
17、a≤x≤2},B={x∈R
18、2x+1≤x+3,且3x≥2}.(1)若
19、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a=1,求A∪B,(∁UA)∩B.【解】 (1)B==,又∵B⊆A,∴a≤,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若a=1,则A={x
20、1≤x≤2},此时A∪B={x
21、1≤x≤2}∪=.∵∁UA={x
22、x<1,或x>2},∴(∁UA)∩B={x
23、x<1,或x>2}∩=.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1.集合问题大都比较抽象,解题时要尽可能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明朗化,从而使问题获解.2.在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时要弄清对哪个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24、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本章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知识点为:集合元素互异性、集合运算中出现A⊆B,A∩B=A,A∪B=B等符号语言时对∅的讨论等. 设集合A={x
25、-1≤x≤6},B={x
26、m-1≤x≤2m+1},已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由A∪B=A知B⊆A,需按B=∅与B≠∅两种情况讨论,当B≠∅时,利用数轴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得m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A∪B=A,∴B⊆A.当m-1>2m+1,即m<-2时,B=∅,符合题意.当m-1≤2m+1,即m≥-2时,B≠∅.由B⊆A,借助数轴表示如图
27、所示.则解得0≤m≤.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2或0≤m≤.[再练一题]4.已知A={x
28、-129、m≤x<1+3m}.(1)当m=1时,求A∪B;(2
29、m≤x<1+3m}.(1)当m=1时,求A∪B;(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