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

ID:28631866

大小:10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_第1页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_第2页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_第3页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_第4页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1王军提要: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兴起后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越来越引人关注。作者分析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意识感和语言行为,并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透视了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关键词:网络;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中国外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行为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亦随之跟进并对之进行思考。网络民族主义有由媒体语言转变为学术话语的态势。本

2、文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和内涵入手,试图从类型学角度分析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主体意识和行为,进而探讨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一、阐释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内涵与原因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1]近两年来该词在中文网络与媒体中成为常用词汇。在英语世界,网络民族主义有“onlinenationalism”、“nationalismonthenet”、“newnationalism”等几种表达方式,这些词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1原文发表在《世界经济与

3、政治》2006年第2期。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在讨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人们常会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在那个时期,中日、中美之间爆发了一些事件,从而引发了中国网民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讨论。1999年中华网“强国论坛”建立,这被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活动固定化的重要标志。2003年,网络民族主义甚为流行,因此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2]普通网民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表现只是网络民族主义中一种显眼的类型,网络民族主义还有其他类型。关于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有4种典型观点。观点一,

4、网络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较消极的层面。这种观点将网络民族主义界定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愤青”在网络上极端的言论。[3]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观点二,网络民族主义表现为较积极的层面。这种观点将网络民族主义界定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即以网络为平台的爱国主义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和行动。[4]此观点往往是因应第一种观点而产生的。观点三,网络民族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在网络上宣泄民族主义情绪,进而描述其积极和消极影响。[5]观点四,“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民族

5、主义思潮在网络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平台,从而获得表达途径与相关目标的实现。[6]这种观点只强调网络民族主义的表达特征,并不对网络民族主义做价值判断,只进行现象描述。在以上4种观点的界定中,第一和第二种观点只是关注或强调网络民族主义中大众民族主义的某一方面。第三种观点虽然指出了网络民族主义存在正负两方.---面特征和影响,但它同样忽视了网络民族主义复杂的内涵。至于第四种观点,它给予网络民族主义更宽泛的内涵,但这一界定仍有模糊之处,因为互联网与民族主义有机结合的提法包含了不少关系到互联网又可能不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譬如

6、政府维护信息安全、捍卫信息主权的行为往往涉及互联网,但这种主权和安全维护行为很大部分不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故本文所讨论的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指的是互联网上中国人隐性和显性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情绪与言论,基于民族主义心态而破坏和攻击他国网站等行为。[7]网络民族主义在中国是否已汹涌澎湃,人们尚有不同意见。倘若浏览一下国内网站,我们难以否认民族主义话语流行于当下的中国网络中。对于这一现象,本文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分析。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1.“官方工具论”视角。其基本逻辑是:中国网络中的民族

7、主义话语实质上是官方的工具。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话语流行于中国互联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网民主要由倾向于成为特权的男性大学生组成,他们接近政治权力,他们拥护现存权威政权,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政府的审查手段确保了与官方路线不一致的信息被删除,从而导致网络上出现大量拥护政府的民族主义信息。[8]对于这一论断,有人予以反驳,并指出这样的解读方式有问题,因为国外许多人包括海外华人在网络上也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但他们并不受权威政府的控制。如果将网络上的民族主义视为官方的工具,则意味着他们将网络上乃至现实中中国的民

8、族认同贬为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潜含之意是中国人正等待西方自由主义者的唤醒,那些拥有东方主义的中国民族概念的大学生也等待着西方的“拯救”,因为他们受政府的控制。[9]2.“身份不定”与“事件刺激”视角。其基本逻辑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的国际身份并不确定,并导致中国与外国产生诸多摩擦。不确定身份和诸多事件引起网民对民族和国家认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