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

ID:2852768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_第1页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_第2页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_第3页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_第4页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中国·成都2013年6月14日6月16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个十年本次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承办。大会作为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重要活动之一,在该节日期间举行。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十周年,成都国际

2、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将于2013年6月14日至16日在中国成都举行,回顾《公约》迄今为止的发展。l会议背景每一部《公约》都是它所处的特定时期与环境的产物。某一《公约》所包含的价值观、科学观和政治观,均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在该《公约》通过的那段时期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该《公约》还有可能影响,甚至是改变人们对于焦点问题的普遍理解,并决定相关领域在未来的发展重点所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直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确保后代人能有机会继续实践我们当下享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这是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实例。2003年《公约》的起草仅

3、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然而,这个看似短暂的过程背后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遗产保护工作长达60年的关注和对活态传统长达30年的深刻反思。比如此前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保护民间创作表达形式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条款》(1985)和《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89)的通过或出台,以及“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1997)的启动等所带来的各界的反响和探讨以及形成的相关认识,最终促成了2003年《公约》的诞生。自2003年《公约》通过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而自《公约》与2006年生效以来,其在国际层面上的履约工

4、作也已历经7年的时间。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对《公约》通过以来的10年进行回顾,在对《公约》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反思的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会议的目的以及参会人员大会的主要目的如下:一方面是对《公约》自通过以来所走过的历程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则是为回顾当年制定《公约》的意图提供战略性机会,第三则是要总结《公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明确《公约》在未来的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公约》起草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缔约国代表是本次大会最为重要的参与者。此外,大会还普遍邀请了更多缔约国代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相关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方的代表参会。会议议程及形式

5、大会采用圆桌全体会议的形式,每个单元都由一位对《公约》的历史有深刻认识的专家作为主持。同时,大会主要发言人并不是以作报告的传统形式,而是以参加讨论和辩论的活泼形式,来展示他所掌握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以及他对特定全会主题的深刻理解。每个单元都将预留充足时间,以便其他与会代表提问和做出评论。大会共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议题设计都遵循了历史的以及递进的逻辑,即回顾、总结和展望,其中重点对《公约》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予以关注。第1单元:《公约》的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概念的引入和认知的变迁经过数十年的探讨和研究,国际社会最终决定用“非物质文化

6、遗产”这一词汇取代以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等词汇,因为后两者曾经给人们对相关文化现象的理解带来误导,而“民俗”一词则被认为具有田园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宗主权等概念包含的负面意义相关联。“民俗”通常都是由其传承者以外的人所建构和定义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自我授权为特征,保留了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本人对其文化遗产予以界定的权利。另外一个相关的例子是经过探讨和研究,最终确定用“safeguarding”而不是“protection”作为《公约》中对“保护”一词的术语。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明《公约》强调“保护”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性和确

7、保其存续能力的必要性,同时强调“保护”是一种过程性的方法,并强调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是“保护”过程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safeguarding”这个词汇的涵义更为广泛且具有包容性,改变了以往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表现形式本身的过分关注,转而关注文化发展的过程和人本身,因此与“protection”所传达出来静态的或者具有防御意味的保护,以及“preservation”的文化物化观和保守和垄断的意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003年《公约》的诞生如何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认知?《公约》所采用的新的术语体系和诸多新概念又

8、是如何在根本上促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这些新术语和新定位在《公约》走过的十年当中对全球形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概念又是如何反过来对《国际人权公约》形成了影响并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