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04827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设计阚周伟(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6)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对环境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些年,雾霾天气从北方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最严重的。木文在简要介绍绿色建筑相关概念及其低碳节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具体实践活动探讨初步探讨,提出一些优化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节能;设计刖g低碳节能设计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重要行业,大量的新技
2、术、新材料、新方法进一步得到有效的应用。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短缺,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节能减排问题,建筑节能减排也会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产牛深远影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建筑能耗正在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目前己占据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并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步提升。因此,在建筑领域使用节能技术推行节能减排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己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1绿色建筑的界定所谓绿色建筑,也使一种人为观念上的定义,即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环境中的光能、风能、热能资源,并加以充分合理的使用,借此替代对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
3、煤、油、气消耗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节能就是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得与原来同等或更好的产品。节能需要我们加强对能源使用的管理,采用经济技术合理及社会与环境能够承受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能源使用整个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两方面问题,以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为例,需要充分考虑通风采光设计,充分合理的使用自然光、自然风,营造一个贴近、亲近自然的宜居环境,不断提升改善广大消费者的居住、工作环境。对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的最终改善,主要体现在对建筑的规划设计
4、上,通过合理布局,实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一致,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理念,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2低碳建筑的界定低碳建筑是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减排、新型的低碳建筑材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低碳建筑的智能节能设计、低碳建筑的节水及节地设计、低碳建筑区域的生态环保设计、建筑工地的低碳施工、消费者的对低碳建筑消费及低碳建筑发展的碳管理等等诸多环节。2.1建筑材料的加工减排国家的产业政策从2010年以后出台的政策开始侧重于节能减排方面,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部分目标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5、化碳排放降低17%,并且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o可以说是对节能减排任务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水泥作为传统产业中的基础行业,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将是重中之重,节能减排将是水泥行业不变的主题。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使用过程本身就对能源的消耗需求巨大,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能耗低的绿色材料,以便对建筑材料的全过程施加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许多建筑材料尚未能纳入绿色环保的建材范畴,这就需要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2.2节能建材的开发品类少国内节能市场不规范
6、,现行的节能建材品种良莠不齐,可供设计选择使用的节能产品如建筑遮阳、建筑照明、建筑外围护构件的种类非常有限,呈现推而不广的尴尬局面。2.3低碳建筑的低碳制造在我国,工业化制造房屋技术才刚刚起步。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产品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因此,通过建筑工业化方式来渡过大规模建设阶段,保证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满足建筑的节能环保、绿色多功能和舒适性,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4消费者的对低碳建筑的认同度低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很难把握,质量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一些消费者认为,节能建筑是开发商抬高房价
7、的噱头。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和检验低碳建筑的真实面貌,因此不会轻易相信节能建筑。再者,公众节能意识淡薄,建筑节能未能成为新的卖点。目前,许多购房者只注重建筑物外观、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使用功能,不重视建筑物居住的科学性、健康性、环保性等,社会未形成对节能建筑的消费需求。2.5低碳建筑的碳管理我国建筑业碳减排尚无公认的计量标准。目前,中国建筑节能的成熟度还远未达到可交易的阶段,建筑行业现在更多的还是在使用绿色建筑“节水、节地、节电”的那套体系,一旦涉及交易,甲方乙方很难区分清处,交付使用后,用户牵扯出的问题就特别多。3绿色建筑低碳节能设计原则受
8、人、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些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的发展需求是低碳技术得以推进的内在动力,但人的主观发展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和限制,因而自然环境依然是低碳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