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41215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报告.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2010年3月,在镇教育组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承担了镇级《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的小课题的研究。半年来,为了从多渠道、多层面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并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习变成主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们始终
2、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依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并以此课题研究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就无从谈起。语文课中,学生只有人人都动起来,去认真地读课文、议问题、辩是非、谈心得,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可是目前语
3、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自问自讲等,这些做法忽视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语言,领悟文本情感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与体验的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一种快乐享受。2.语文自身的特点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
4、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它的产生都信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教育情境。”小学语文-页脚---新课标中,也充分倡导优秀教学情境的呈现,既可以促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思维效益,又可
5、以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把课堂氛围变得激情活跃,使学生处于寓教于乐,虎虎生趣之中。3.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但遗憾的是,当前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的差距颇大。如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华丽,“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课堂缺少思维含量;情境的设置过于牵强,有的语文教师为寻找语文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从
6、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情境的设置过于频繁,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淡化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可见,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急需探究的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理论价值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既丰富了情境教学、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理论,又对新课程中相关理念的落实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密切相关,能真正解决他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不清和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不强的
7、现状,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逐步走向理性化轨道,从而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在调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现状的前提下,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探索出情境设置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建立较完整的操作体系落实于教学实践中。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
8、高教学效果。3.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能力,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页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2.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