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

ID:27938149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_第1页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_第2页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取陕丙省宁陕县宁陕中学711600摘要:新课改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要求学生获得终身发展需要的东两。中学政治课堂中教学素材的选取很重要,要正确选取和处理教学素材,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为提高学牛.素质服务。关键词:中学政治课素材有效性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素材就是指用来解释、印证各种原理,最终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牛.活中的原始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思想政治课素材,如何选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一、思想政治课素材选取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有其木身学科特点的存在,学生学习

2、过程的特点、新课改要求及新高考要求都决定了课堂中素材选取的重要性。1.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中学政治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为知识框架,具有贴近时代要求、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要求培养观察社会、融入社会、权利及义务的观念。从学科内容看,乜含的原理和理论较多,且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另一方面,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对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有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要求重视素材的选取。2.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中学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搜集整理素材,将课木理论知识与素材联

3、系起来,对学牛.来说是很好的锻炼。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将课堂打造成民主化的课堂,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处理知识与素材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同时注重丰富素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教学,让整个课堂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探究学A),让学生在激励机制下学习,使课堂学习氛围变成“我要学”的良性发展模式。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变革十分迅猛的时代,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更需要开拓视野,用眼晴观察生活中、课堂上、网络上、社会里的各类讯息,课堂素材要求多元化,让学生在探宄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

4、需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这也是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要求。教师要从讲述者变成引路人,选择合理的素材,设计恰当的问题,让素材成为知识与问题的桥梁。二、当前政治课素材选取及利用存在的问题1.素材选取容量大,课堂教学负担重,教学H标难以完成通过听课,不少课堂均存在素材多、针对性不强、利用效率低、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主题不相吻合等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但奋的教师往往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课堂气氛,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视频、歌曲、美图等素材泛滥,令人

5、眼花缭乱,甚至把简单的生活现象复杂化,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2.素材的选取缺乏吋效性政治课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它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用必须紧跟吋代,体现时代特征。但在现有的课堂上,一些素材缺乏新颖,无法体现吋代特征。3.素材的选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情感体验不够政治课堂需要生活化,学生的经历、获得信息的途径奋限,对于某些素材可能无法达到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三、给今后政治课素材选取的几点建议1.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在浩瀚的素材中,要根据课堂需求选取典型的奋说服力的能够体现教学0标的素材。2.注重素材的吋效性。课前教师

6、应将素材进行加工整理,特别是对吋事政治资料的搜集,政治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新闻,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选择素材的过程吋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又或者注重课堂生成性素材的利用及本土素材的发掘和呈现。4.适当地选择负面材料。在调查问卷及反馈中,我们发现93%的学生认为可以适当地选择负面材料。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一直选用正面素材甚至奋意冋避负面素材,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不可回避地存在负面现象,甚至在课堂上学生会主动提出。我认为不应冋避,特别是在讲经济学的时候,比如讲解企业的经营,现阶段

7、社会当中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教师可以用负面素材作为切入点,以负面素材的分析引出正面做法,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李国华《运用视频教学,提高教学效果》⑴.思想政治教学,2010,(5),50-64。[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