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

ID:27859507

大小:1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_第1页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_第2页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_第3页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_第4页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为小米入局 NFC支付会成为主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为小米入局NFC支付会成为主流?  7月11日,华为发布荣耀8,其中一个主打功能就是支持荣耀支付(HuaweiPay),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的公交地铁支付。而7月9日雷军也在微博上表示小米5将支持公交卡功能。HuaweiPay,XiaomiPay把大家的目光又一次吸引到了NFC的身上。  NFC发展多年,一直没有起量。但随着Apple,三星,华为和小米大力推广NFC,并推出自家的XXPay,2016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使用NFC。按目前各品牌手机厂商推出支持NFC的智能手机的节奏来看,2017年有望超过5

2、0%的智能手机支持NFC功能。      极具潜力的的NFC支付市场  自从2006年诺基亚推出第一台NFC手机,NFC产业链的同仁们就一直致力于将NFC也做成继蓝牙,Wifi之后另一个智能手机的标配。智能机时代三星从GalaxyS3开始,GalaxyS系列就一直带有NFC功能,Apple也从2014年iPhone6上开始支持NFC,但一直没有看到实质的NFC应用。直到Apple推出ApplePay后,以及部分国内手环厂商,比如敏狐智能手环支持交通卡功能,才开始看到一些真正的NFC支付应用。    NFC发展多

3、年,一直没有起量。但随着Apple,三星,华为和小米大力推广NFC,并推出自家的XXPay,2016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使用NFC。按目前各品牌手机厂商推出支持NFC的智能手机的节奏来看,2017年有望超过50%的智能手机支持NFC功能。    支付宝等的线下发力给NFC支付带来的巨大机遇  尽管中移动2006年就开始推行NFC支付试点,但由于中国银联和中国的运营商都想拥有NFC标准的主导权而互不相让,最终导致NFC并没有流行起来。2015年随着微信和支付宝大力推广微信支付和二维码支付后,极大的培养了手机用

4、户用手机支付的习惯。而在2016年,随着Apple在国内推出ApplePay后,三星,小米和华为都推出了NFC支付功能。由于这些ApplePay,SamsungPay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申办手续,所以也带动了NFC支付的发展。  其实ApplePay首次进入中国国内NFC支付市场就能受到众多银行体系的支持,是ApplePay放弃交易利益,换来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的机会。在美国,Apple要求每笔透过ApplePay的交易,都收取0.15%手续费,而此次为了顺利进入国内市场,Apple并未要求参与交易的利益分配,只是作为

5、银行的手机虚拟卡,再加上Apple在国内拥有很多高端客户群体,自然能得到国内银行的全力支持。  而银行方面,也非常看好NFC支持的未来前景,多家银行表示绑定的ApplePay信用卡将可享有与实体卡片相同的消费额度,并对使用ApplePay提供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同时还有多家银行设置可通过NFC手机进行[无卡取款/账户查询]服务的ATM。由此看来,国内银行希望通过NFC手机培养用户“线下大额支付用NFC、小额支付用二维码”的使用习惯。  相对于NFCBased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只要透过网络完成(验证),而不需N

6、FC硬件接口,因此支付可以运行于多种终端(如拉卡拉刷卡机、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类型,支付接口则可以透过二维码、APP、网页等完成。毫无疑问,二维码支付最大优势就是方便,使用场景多,加上推广初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砸钱补贴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至今已掌握近端行动支付近9成交易额。然而二维码支付的安全系数不如NFCBased也是事实,在支付地铁/公交等费用时,也不如NFC方便。尽管二维码支付暂已取得商家小额移动支付市场的胜利,但如何扩展新的应用场景才是下阶段的挑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