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

ID:2776924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_第1页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_第2页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_第3页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_第4页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南京师范大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师范大学拟申报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南京古都景观核心与多尺度文化生态空间的研究完成人:姚亦锋完成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项目简介:本研究的创意贡献:第一层次,系统识别地理景观对于古都影响的因子和机理,为古都的地理机理分析提供理论框架。第二层次,通过多尺度地理格局空间研究,深入揭示地理景观作用下的区域、城区与街区的相呼应的耦合机理,为景观格局优化和科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层次,通过地理景观格局之中的历史城市多场景模拟研究,预测景观格局的优化政策,为“古都风

2、貌保护”提供学术指导和决策依据。关键问题:1.古都在地理多尺度空间表现有:大尺度地域格局、中尺度地貌景观和小尺度城区街道,对于历史城市景观形成和发展有不同层次影响,相关因素提取以及建立嵌套空间关系体系是研究要点。2.历史城市关键地貌景观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冲突要点,协调以及影响评价。3.探讨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于目前城市景观结构的引导和控制。保护古都地理脉络环境;以山脉和河流系统为网络基础,确定历史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保持古都人地关系发展调谐的历史轨迹。主要研究内容:古都景观以及现代城市研究以历史

3、地理格局作为时空变迁的基本参照,探寻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历史城市遗址和建筑空间变化规律。古都起源最初时期,策划者首先面临地理选址问题,对于地理景观形态判断和格局分析,以“地理景观意向”为城市规划根本点,确定城市最初景观形态。古都起源以及后来变化皆有其基本内在的地理格局影响。地理空间是古都景观形成的“硬件”条件,而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人文因素作用是“软件”。古都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历史文化留存,但地理环境是古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场所空间,是城市景观肌理最稳定的骨架支撑。虽然人文因素操

4、控驱动着各个历史阶段城市景观的发展延续和积淀,地理格局依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探寻现存山脉河流之中历史景观格局、时空演替和变化规律。东吴孙权初次选择南京作为都城,是以唯物的“地理景观意向”作为指导思想。以长江为南京城市北部天堑,宁镇山脉二支脉环抱秦淮河冲积小平原,构建了古代南京城市地理景观。继而以唯心主义“王气”“紫光”笼罩都城景观。研究古都形成的多尺度地理基础空间,探查历史城市起源和影响城市景观的“地理关键内核”。探查地理系统中对于历史时期城市起源和发展中的关键景观地段,分

5、析研究古都空间延伸的地理脉络,体现风貌特征的重要河流和山岭,明晰其重要的地理作用或生态价值,进一步明确这些对城市持续发展与特色继承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古都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冲突地段,科学系统地辨别分析古都景观结构变化过程,探讨对于目前古都景观结构的系统优化。经济社会效应:在规划实践课题项目“南京秦淮河及老城南景观详细规划”“南京幕燕滨江风景名胜区规划”等等研究过程中,以本创意探索的理论应用于规划实践,提出了“地理变迁视角的景观规划”模式,在多尺度、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空间建构,形成保持整体环境

6、的景观网络。对于南京市城市规划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南京城市地理保护、古迹保护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深入社会影响。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研究和现代城市空间优化实践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等,给予了多方面报道。出版著书:南京城市地理变迁以及现代景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1-246页);2007年获得“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发表相关论文:《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现代城市研究,2013.12)》《

7、南京古都景观核心和文化生态研究(地理学报.20096)》《南京城市水系变迁及现代景观研究(城市规划,2009.11)》,等等,共计有32篇。多篇获省市级奖。项目名称: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成人:汤国安、朱阿兴、秦承志、刘学军、李发源、杨昕、白世彪、熊礼阳、刘军志完成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项目简介: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TerrainAnalysis,DTA)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s,DEM)进行地形特征要素自动提取与地学

8、规律分析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课题等研究课题的支持下,本项目对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DEM信息特征及新一代DEM研究:重新认识DEM地形模拟的科学内涵及对地形描述精度的影响,首次提出了DEM地形描述误差的概念与微观、宏观两个层次的误差估算模型,据此,提出了适应与不同地形特征与应用目标的DEM分辨率适用性标准,深入分析了各种地形因子提取的不确定性与尺度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