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62072
大小:218.9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5
《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以下简称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布病疫情持续上升,近年疫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我国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散发病例为主,但暴发疫情仍时有发生。布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为进一步做好全国人间布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二、监测目的(一)掌握我国布病疫情
2、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二)掌握布病病例的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三)了解布病病例的病原学特征。三、病例定义(一〉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二》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与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家畜或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食过牛、羊乳制品,或生活在布病疫区内;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布鲁氏菌疫苗生产、使用等工作。1.临床表现。(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等。(3)
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骨关节系统损害,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等。(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2.实验室检查。(1)初筛试验。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结果为阳性。2)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结果为阳性。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为阳性。4)布鲁氏菌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疑似布鲁氏菌。(2)确证实验。1)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病程一年以
4、上,滴度1:50(++)及以上。1)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及以上。4)从病人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标本分离培养到布鲁氏菌。(三》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者。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任一初筛检查结果阳性者。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任一项确证实验证据者。4.隐性感染:具备流行病学史,同时具备任一项确证实验证据,但无临床表现者。C四》病程分期。1.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和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期患
5、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滴度的血清学反应者。2.亚急性期:发病在3-6个月,凡有低热和其他症状、体征(即有慢性炎症),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者。3.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者。四、监测方式和内容(一)病例报告。1.责任报告单位及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病例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发现病例后,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
6、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3.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单位所属辖区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病例报告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卡审核,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填写《布病病例个案调查表》(附件1)。(二》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报告。1.报告范围。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范包含如下三类情况:(1)暴发。在布病持续流行的县(区),3周内,同一自然村屯、杜区、饲养场、牲畜
7、集散地、屠宰加工厂等场所发生3例及以上急性期布病病例。(2)新发。既往5年内无本地布病病例报告的县(区),出现1例及以上本地急性期布病病例。(3)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为其他可能造成公共卫生威胁,或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达到一般及以上级别的布病疫情相关事件。1.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收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收到报告后2小时以内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